理论阐述

理论阐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迅速崛起,企业为适应新的知识经济环境、增强自身竞争力,组织学习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并日益成为推动企事业单位发展的源泉。“学习型组织”理论也应运而生了。彼得·圣吉是这一理论的集大成者,他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中提出了构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即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那么,学习型组织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它融合了当代终身教育思想,成为21世纪管理思想的新典范。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也给学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

党在十六大就根据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提出建设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各种社会团体必须建成“学习型组织”,才能适应人们终身学习的需要。作为专门培养人的义务教育学校,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石,更应率先建成学习型校园。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就是建设学习型学校的领导者。

学习型学校是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单位。所谓学习型学校,是指全体师生员工为了学校的共同愿景,结成学习共同体,通过全员学习、团队学习、全程学习,改善心智模式,不断自我超越,与时俱进,追求持续发展的学习型组织。[32]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学校员工都有一个共同愿景;具有扁平化的学校结构;实行弹性的管理制度;形成团队学习制度;构建纵横交错的沟通机制;提倡自主管理。

构建学习型学校是当前国内外学校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它能够促进知识的获得、共享和创新,以获得持久的竞争力。建设学习型学校不仅是知识经济的要求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呼唤,而且也是现行学校管理改革的趋势。创建学习型学校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绩效和实现办学目标,有利于成员个人的提高,有利于学校的持续发展。所以,作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要注重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创建学习型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