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阐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越来越多的国家从不同的角度,开始注意到教师发展的问题,也正是教师的发展催生了对教师的重新发现。重新发现教师、促进教师发展,已逐步成为21世纪教师实践创新的重要课题。
所谓“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这一职业具有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具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职务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取向包括:一是对专业承诺的持续强化;二是对专业信念与愿景的持续调整;三是专业知识的增长与更新;四是专业实践能力的更新与强化。
一般说来,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容主要包括提升专业成长的基础能力和发展制定专业成长规划、方案的能力。例如,“想”的能力(即专业反思的能力与习惯);听与说的能力(即专业对话与沟通的能力与习惯,包括谈什么、怎么谈、何时谈);“看”的能力(即观察教学与学生的能力。一是选定教学目标的能力,要求同时关注到四个层次的目标:①所教单元的具体目标;②所教单元所属大单元的特定目标;③所教领域或教材的广域目标;④学生发展的长期性目标。二是分析学生的能力,包括分析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储备、课业内容的学情分析、学习动机分析、对学生身心发展的洞悉能力以及对学生思考与迷思概念的预估等)。
曾经有学者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至少有以下十条(参见下图):
这些途径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
但当下不少教师的发展更多的却是“被”的状态,如被规划、被总结、被展示、被汇报、被改革、被读书等。教师的“被发展”,淡化了教师的主体意识,消减了教师的进取心,甚至严重影响了教师专业化的自主和谐发展。因此,作为校长,应当想方设法去激发教师发展的内驱力,开发他们的潜能。只有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形成合力,才会形成教师发展的最大动力,教师才能从“被发展”走向“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