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阐述

理论阐述

《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实施要求(二)强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本标准作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队伍建设和校长管理的重要依据。根据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本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制定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队伍建设规划,严格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任职资格标准,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选拔任用制度,推行校长职级制,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培养培训质量保障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队伍建设与管理机制,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办好教育的关键人物,是决定学校工作质量的重要人物。可以这么说,校长的素质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发展前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功在于校长,校长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办一流教育培养高素质学生,需要大批优秀的校长。而这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切实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队伍建设和校长管理。

校长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校长的专业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学校的外部因素中,对校长专业发展影响最大的是“政府和主管领导对教育的重视支持程度”,其次是“人才政策和管理机制”,再次是“区域经济文化状况”。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引领和导向对校长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利用本标准的颁布来引领校长们,使校长们都能对照《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来加强自身的专业发展。

当代校长作为一种专业性很强的专业性职业,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种受命于上级领导部门的行政职务,对学校实施自上而下的干预控制的行政权力,而是一种以专业权力和人格力量引领学校发展的专业领导人员。校长这一角色定位的变化就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队伍建设规划,必须严格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任职资格标准,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选拔任用制度。中小学校长的选拔和任用是事关能否选用能人领导教育的大事,无能的庸才不但不能为办好学校起到推动作用,更会误人子弟,阻碍教育发展的进程。在校长选拔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标准和程序,力求选拔出贤能之人担任义务教育学校校长。

校长的使命与责任和教育的质量与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通过培训来不断提高校长们的素质和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共识。校长要保持办学思想及管理水平的先进性,就必须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与素质,而这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培养培训质量保障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队伍建设与管理机制,努力培养中小学校长的时代意识、创新意识和科研意识,努力提高参训校长的科学决策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为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