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评析
2025年10月13日
案例评析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和核心,是学校教育的组织者和决策者。校长的教育观念和价值取向往往决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风格,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物质文化的创造、教育制度的形成以及学校精神的培育。案例中的张刚校长很好地继承了射洪中学过去的辉煌,又让这种辉煌更加闪亮。学校“德才厚重,博贯兼容”的办学思想并不只是写在纸上、说在口上的,还得到了师生的认同,并化为积极的行动。学校围绕“培养有责任心、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人”的办学目标,大力开展理想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学习习惯教育。在常规教育中,学校开展了学生仪容服饰规范、国旗下讲话、助残日爱心捐助、社会志愿者等系列活动,并办好艺术节,抓好学生社团建设。这些活动确立了师生共同认可的规范,引领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同构建。校训精神要在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心目中扎根,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身体力行,就需要刚性可控的制度做保障。因此,学校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时能充分听取教师意见,做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管理制度化。在射洪中学,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为文化载体和无言的教师。学生沐浴熏陶于其间,由衷产生亲切自然之感,有利于激发其自信心与内驱力,催生出高尚的精神面貌、价值取向和发展期待,充分证明张校长是射洪中学文化的设计者,是射洪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指挥者。他把校园文化有机地融会在学校建设当中,使校园文化产生了巨大的管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