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评析

案例评析

课程是学生成长的“蓝本”,学校教育是通过课程加以实施的。因此,课程的丰富性决定了学生成长的丰富性。上海市黄浦区曹光彪小学在“走进上海博物馆”这门课程建设中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一方面,学校利用社会“大资源”丰富了课程。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走进社会“大课堂”开阔了眼界。这样多体验、勤思考的“新型课堂”丰富了学校的课程结构,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历。上海市黄浦区曹光彪小学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出发,从拓宽学生视野、全面成长着眼,对如何利用社会资源开设“新型课堂”进行了科学有序的探索。

一方面,教师在经历课程改进的过程中增长了智慧。首先,改变了学校教育和课程教学过于强调学科体系的现状,实现了语文、德育、美术、自然、劳技、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整合,发挥了跨学科的综合优势。其次,改变了由同一学科团队研发一个课程的局限,形成了由跨学科教师团队智慧地共建一个“主题活动”的“分工”与“合作”格局。最后,改变了原来个体单枪匹马研究校本课程周期长的缺点,实现了由不同学科教师团队在具体实施课程的过程中,共享课程资源的操作模式。

另一方面,学生在课程实践中收获了成长、学会了技能、体验了快乐、培养了兴趣。可以说,这样的新型课程是让学生受益终身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