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二 慧探究

板块二 慧探究

活动一:争当“小小朗读者”

师:作者是怎样描写这场雷雨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读课文之前,先看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反复读。最后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回读。

(生齐读要求。)

师:稍后我们按照这个标准评选“小小朗读者”,有没有信心来挑战?

生:有。

(生自由读课文。)

师:(出示要求二)请同学们合作读课文,一人一段。读得好,给他点赞;读错了,帮帮他。

师:谁达到了“小小朗读者”的要求?

师:哪位朗读者想来展示?

师:请你来读第1、2、3自然段。其他小朋友谁听得最认真,老师奖励谁接着读。

师:一字不错,“小小朗读者”当之无愧。

师:(出示“垂下来”)这个词语,我们在读的时候要把“来”读得又轻又短,跟我读。

(生跟读。)

师:“垂下来”是什么意思呢?

生:掉下来,落下来。

师:大家给它找了个近义词,很好。可是作者为什么不说掉下来、落下来,而说垂下来呢?请看老师做动作,下面我们请小蜘蛛做动作。

师: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蜘蛛垂下来时有丝连着。

师:你们真会观察。掉下来和垂下来都有从上往下落的意思,但是垂下来的时候是一头朝下,另一头还连着。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垂下来的吗?

生:柳枝。

生:头发,我还知道“垂头丧气”。

生:还有教室的窗帘。

师:你们真善于观察。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用垂下来了吧。你看,作者用词多准确呀!来,我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吧。

师:谁想读4、5、6自然段?

(生展示读。)

师:连标点都读得那么准确,真了不起。

师:在这一段中,有个字的读音特别容易读错,(出示“哗”)他也读得那么准确,掌声送给他。

师:来,请你带着大家一起读。

师: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读第4自然段。)

师:哪位朗读者想接着读?

(生读第7、8自然段。)

师:掌声送给这位朗读者。在这两段中,有两个生词。(出示“窗户”“迎面扑来”)

(男女生赛读词语。)

生:通过预习,我还知道最早的时候“窗户”的“户”指的是半扇门。

生:我还知道,“扑”和动作有关,所以是提手旁。

师:同学们的识字方法不仅多样,还那么有效,真是太棒了!

设计意图:创设争当“小小朗读者”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通过自由读、合作读、展示读多种朗读形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展示交流的过程中随文识字,完成学习目标。

活动二:我为课文配插图

师:同学们,咱们学校的美术老师正在筹备课文插图展,现向全校学生征集课文插图。今天我们就根据《雷雨》这篇课文的内容来创作插图吧。

师:来,我们先来给前三个自然段配图吧。你觉得应该画些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第1~3自然段,用圆圈把景物圈出来吧。

(找一生上台圈画,其他学生在座位上默读,圈画。)

师:你同意她的圈法吗?

生:同意。

师:都很会提取信息。来,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些景物吧。

(生自由读景物。)

师:大家都知道应该画什么了,那现在我们开始创作插图吧。

师:(课件出示所有的景物)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觉得这些景物我们应该怎样去摆一摆呢?

师:小组内先说一说,一会儿我们推选代表来创作。(看着课件,小组内谈论。)

(师指名学生上台操作。)

师:能说一说你这样创作的理由吗?

生:通过读课文和讨论,我发现作者是从上到下描写的,所以我们在创作的时候不能把这些景物随便乱摆,应该有一定的顺序。

师:这样的奥妙都被你发现了,真了不起。

师:插图创作好了,我们得把为什么这样创作介绍给评委!请同学们看着这幅插图,来介绍介绍吧。

(生自由练习。)

师:谁想来介绍?

(生上台根据课文内容来讲插图。)

师:不但会创作,还会讲解,为你点赞。

师:你创作的这幅图下雨了没有呀?

生:还没有下雨呢。

师:创作好了图画,我们还要给它起个名字。因为没有下雨,所以老师给它起名叫“雨前景象图”。

师:前3个自然段写的是下雨之前,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下雨呢?

生:4~6自然段。

师:哪几个自然段是写雨停了呢?

生:7~8自然段。

师:刚才我们给雷雨前的景象配插图,用的是先圈再创作然后讲一讲的方法,现在请大家用同样的方法给雷雨中和雷雨后创作插图吧。

(生先圈画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物。)

师:雷雨中你圈了哪些景物?

生:雨、树、房子、雷声、雨声。

师:雷雨后呢?

生:窗户、太阳、彩虹、蝉、蜘蛛、池塘、青蛙。

师:都很善于提取信息。课文给雷雨中配了一幅图,接下来我们给雷雨后的景象来配图吧。创作完插图,再讲一讲,一会儿我们来展示。

(生小组合作创作插图、讲解插图,教师巡视指导。)

师:哪个小组想来展示你们的创作?

(被推荐的组员上台展示并介绍插图。)

设计意图:用“我为课文配插图”的活动,将重难点融入任务情境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自己的经验,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主动建构知识,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活动三:我是小小书法家

师:同学们不但要会创作会讲解,还要会写字。通过刚才的学习,老师发现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孩子,下面就用你那双慧眼来观察下面的两个字吧。(出示:“垂”“压”)

师:请电脑老师演示“垂”字,小朋友仔细观察。 “垂”由几部分组成?

生:三部分。

师:对,老师有个儿歌,可以帮助你识记它:千字加草头,二字倒着走。

(生边练说边书空。)

生:除了这首儿歌,我还要提醒,草头一横最长,横画间距要相等。

师: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一写吧。

师:再来看“压”字。它是什么框?

生:厂字框。

师:对。(课件演示,老师讲解)我们知道“厂字框”表示山崖,这两横就像是山崖上掉下来的泥土,土里的这一点就好像是山崖上的石头被泥土埋住了。

师:请同学们把这两个字在语文书上写一个描一个。

(生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