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二 慧探究
活动一:梳理结构明大意
师: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生:课文一共有7个自然段。
师:我们一起来读第一自然段。
师:结合插图,请你说说青蛙和小鸟分别处在什么位置。
生:青蛙坐在井里,小鸟在井沿上。
师:我知道“井里”是哪里,那么“井沿”又是哪里呢?请你来黑板上描一描插图中的“井沿”。(生上台描画)
师:这位同学找得很准确,请大家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沿”。
生:我知道“桌沿”“杯沿”“黑板沿”。
师:你已经很好地理解了“沿”。那么该怎样写好这个字呢?我们一起来书写一遍。左窄右宽,右上部分第二笔是“横折弯”,“口”要写得扁而宽。
师:知道了“井沿”,这些词你会读吗?出示词语:井沿、回答、口渴、喝水、弄错、无边无际、抬头。
师:谁来帮助大家更准确地识记“渴、喝”两个字呢?
生:我是这样来记住这两个字的,我知道“口渴”的时候需要水,所以“渴”的偏旁是三点水; “喝水”需要张嘴,要用口,所以偏旁是“口”。
师:你很善于学习,其实我们可以编成顺口溜来区别这两个字:口渴想要水,喝水要用嘴。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这句顺口溜吧。
师:这里还有个多音字“哪”,请你读一读。
师:认识了生词,相信你们能把课文读得很好。请第一组同学每人一段读给大家听。
(生分段读,师适时指导。)
师: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 )和( )在一起争论( )的故事。
设计意图:理解重点字词是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同学们在读完课文内容以后回忆梳理文章主要内容,有助于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活动二:读好对话判对错
师:请大家自由朗读2~7自然段,找出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
师:我们一起学习第一次对话,谁来给小鸟打个招呼?
生: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
师:我听出了疑问的语气,我们一起带着疑问读一读青蛙的话吧。
(生一起读。)
师:小鸟怎么回答呢?
生: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
师:你从哪里来?我没听清。
生: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
师:飞了多远啊?
生: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
师:下来干什么?
生: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
师:哦,这回听清了,那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生:我很渴,很累。
师:为什么?
生:我飞了一百多里……
师:你都飞过什么地方?飞了多久?
生:我飞了一百多里,路过好多地方,用了好长时间。
师:听你的朗读,我听出了你很累。我来当小鸟,你们当青蛙,我们来读对话。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次对话。
师:小鸟说飞了一百多里,青蛙相信吗?
生:青蛙不相信。
师:从哪里看出来青蛙不相信的?请大家自由朗读4、5自然段。想一想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师:小鸟飞过那么多地方,但是它都没有看到天的尽头,这就是课文里的哪个词?
生:无边无际。
师: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呢,我们还可以说什么也无边无际?
生:大海无边无际,草原无边无际。
师: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我曾飞过____________,飞过____________,大得很哪!”
生:飞过高山,飞过草原……
师:所以我们在朗读小鸟的话的时候,要读出劝告、诚恳的语气。
师:青蛙说小鸟在说大话,“大话”是什么话?青蛙认为小鸟说了什么大话?
生:大话就是吹牛的话。
师:你理解得很好!青蛙问小鸟:“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它其实想说的是?
生: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师:看来同一个意思有两种说法,我们从“!”和“?”中读出了自信、傲慢。
师:听了青蛙的话,你肯定会想:青蛙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