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二 慧探究
活动一:交流展示
师:课前老师检查了同学们的预习单,字词学习部分一如往常,掌握得非常棒。现在老师要考一考大家。(出示词语)
(指名读。)
师:读得太棒了!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难读的词语“根茎”,这么难读的词语你都读得非常准确,给你点赞。你能当小老师教大家读一下这个词语吗?
生:好,根茎。
(生齐读)
师:小老师做得有模有样。同学们,这些词语里有一个AABB式的词语,你能找出来吗?
生:吱吱嘎嘎。
师:你能说说其他的AABB式的词语吗?
生:轰轰隆隆、叮叮咚咚、乒乒乓乓。
师:真不愧是我们班的词语积累大王!请同学们齐读这些词语吧!
(生齐读词语。)
师:读得非常准确,声音非常洪亮。这些生字宝宝脱离了词语你还认识它们吗?相信难不倒大家!(出示生字)
(生齐读生字。)
师:看来同学们课下确实认真预习了。在预习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哪个生字识记起来比较困难?可以提出来,老师和同学们帮你解决。
生:我学习“缩”字的时候有困难。
师:哪位同学帮助他一下?
生:学习“缩”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用“纟”加我们学习过的“住宿”的“宿”,就是“缩”啦!
师:小老师当得不错,你学会了吗?
生:我明白了,谢谢你。
师:老师还将这些生字编进了儿歌里,哪位同学来给大家读一读呢?(出示儿歌:《小小种子缩进泥》。)
小小种子缩进泥
努力成树钻出地,
茎深叶茂心愿起。
锯子斧头砍下去,
变身推车随它意。
吱吱嘎嘎想休息,
旧车摇身变座椅。
挺直腰背很吃力,
拆做地板铺满地。
童话故事多神奇,
快快走进课文里。
(生朗读。)
师:读出了诗歌的节奏感,“小小朗读者”当之无愧。请同学们齐读儿歌。
(生齐读。)
师:读得非常有韵律,个个都是“小小朗读者”。
(出示学习提示。)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通过前两个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
生:可以根据学习提示来学习。
生:略读课文可以读得粗略一些,了解文章大意就行。
生:个别的字不认识、个别的词语不理解,也没有关系。
师:请你来读一下本节课的学习提示吧。
(生读学习提示。)
师:让我们根据学习提示来学习这篇文章吧!
设计意图:把生字、生词读准确是学习课文的基础,应该人人过字词关。在学习生字时,利用朗朗上口的儿歌,创设争当“小小朗读者”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引导学生读准生字,完成学习目标一。
活动二:神奇历程我会说
师:默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历了怎样的一段历程?请你圈画出这粒种子都变成了什么样的事物?
生:一粒种子。
生:高大的树。
生:手推车。
生:椅子。
生:木地板。
师:你们都有一双火眼金睛,找得又快又准确。
师:请同学们把刚刚找到的词语填在括号里吧!
(出示:主人公最初是( ),后来长成了( ),接着变成了( ),然后变成了( ),最后变成了( )。
生:主人公最初是一粒种子,后来长成了高大的树,接着变成了手推车,然后变成了椅子,最后变成了木地板。
师:这些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概括这粒种子的奇妙历程,请小组交流说一说。
设计意图:用“神奇历程我会说”的活动,将重难点融入任务情境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建构知识,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习真正发生,从而完成学习目标。
活动三:种子愿望我知道
师:在每一段历程中种子都有什么样的愿望?边读课文边批注,用横线画出它的愿望吧!
生: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生: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
生: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
生: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师:同学们找到了主人公的愿望,那它的愿望实现了吗?
生:实现了。
师:现在小组合作,把种子不同的历程和不同的愿望填在表格里!
(出示表格。)
设计意图:用“种子愿望我知道”的活动,将课文的理解融入任务情境中,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内容,形成知识框架,大大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交流分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