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二 慧探究

板块二 慧探究

活动一:学做“空气炮”

师:肖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是“空气炮”的制作。请大家一定要认真观察空气炮制作的过程,下面的时间交给肖老师,掌声欢迎肖老师。

(师手拿塑料袋。)

师:孩子们,你们看我把什么带到了课堂上?

生:塑料袋。

(师现场演示收集空气,然后打结密封。)

师:塑料袋里装的是什么呢?

生:空气。

师:袋子里有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

师:这袋空气刚给我说了一个秘密,它不仅有看不见摸不着的性质,还有魔法呢!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制作空气炮来寻找它的魔法吧!

(演示制作过程。)

师:老师先给大家展示一遍制作过程。我们先检查器材是否齐全,器材有:塑料瓶、美工刀、剪刀、气球。

师:制作步骤有哪些呢?

制作步骤:

1.用美工刀在距离塑料瓶口三分之一处横向切割一个小口。

2.用剪刀从切割的小口处把塑料瓶一分为二。

3.剪下气球肚皮部分。

4.将气球的肚皮部分套在塑料瓶底。

师:做空气炮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生:注意安全,正确使用美工刀和剪刀,避免划伤。

师: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空气炮?

生:想。

师:老师给每个组都准备了一套制作器材,请小组分工合作。制作空气炮的同时,还要填写记录单。

《制作空气炮》记录单

(生动手制作空气炮。)

活动二:探究空气炮的原理

师:想不想看看你的空气炮的威力?

(一生来到讲台上熄灭蜡烛,要求:先对准火焰,然后拉动气球,最后松开气球。)

师:火焰就像被子弹打灭了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生:拉橡皮膜时,空气进入炮筒,松开后,炮筒里面压缩的空气被打了出来。

生:是因为空气形成的气流把蜡烛吹灭了。

师:真会思考!

师:大家看空气炮的构造,塑料瓶这部分是空气炮的炮筒,气球这部分我们称为有弹性的橡皮膜。当我们向外拉橡皮膜时,空气就会进入炮筒;当我们松开橡皮膜后,炮筒里面的空气被迅速压缩,从炮筒里打出来,形成一股气流,把蜡烛吹灭。

生:原来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有这么大的威力。

师:是啊,空气和子弹一样都有魔法!

师:我们可以利用空气炮来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难题呢?

生:我们可以借助空气炮吹掉电视上的灰尘。

师:同学们,你们的记录单填写好了吗?大家看,这是老师填写的记录单。请同学们对照一下,记录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进行补充修改。(学生相互展示自己的制作)

设计意图:打破学科壁垒,寻找学科间的融合点,把科学老师请进语文课堂。让科学老师以专业的精神、科学的视角,指导学生制作有科学元素的作品,实现了跨学科学习。

活动三 发现习作密码

师:作品虽然完成了,但本次比赛还有一个特别的要求,就是要进行作品制作说明,为自己的作品代言。

师:既然要代言,让自己的作品有推广价值,就要把作品制作的过程介绍清楚。怎样介绍?来,让我们一起看看习作大师的指导——《风向袋的制作》,你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哪些习作秘招呢?

(出示《风向袋的制作》)

学习提示:

1.快速默读,作者是怎样把风向袋的制作介绍清楚的?是从几个方面介绍的?

2.你学到了哪些习作秘招?(可以是内容方面,也可以是写法方面)边读边批画。

师:我们先来读读这篇制作说明文,看看作者是从几个方面介绍的。

生:作者是从制作目的、制作过程、使用方法等方面来介绍的。

师:你真了不起!这么快就理出了这篇文章的思路!

师:作者是怎样把风向袋的制作介绍清楚的?在写法上你有什么发现?

生:作者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把风向袋制作的过程介绍得很清楚、很准确。

生:作者用了第一、第二等表示顺序的序数词,把风向袋制作的顺序介绍得很有条理。

师:同学们真会发现!这种方法叫分条论述,这样表达使条理更加清楚。

师:还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目的、使用方法是略写,制作过程是详写。

师:写文章详略得当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突出重点。

师:通过习作大师的指导,我们知道了要想写好制作说明文,可以从几个方面去写,制作过程要详写。恰当运用一些说明方法,分条叙述,用上序数词能使条理更加清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探究、品析中发现习作密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活动四:我为作品代言

师:写好制作说明文的妙招有了,那就让我们开始写空气炮制作的说明吧。三人小组合作,1号写制作空气炮的目的、作用;2号写制作的过程;3号写使用方法。

师:哪个小组为你们的作品代言?

生:首先将饮料瓶的底部切除,然后剪去气球的上部,最后将气球套到饮料瓶上,这样空气炮就制成了。

师:你介绍的空气炮的制作过程很清楚,也很有条理!

生:我给大家演示一下使用方法,把瓶口对准目标,松开气球,空气炮就击中目标了。怎么样,我的空气炮很厉害吧!

生:我想提醒大家,瓶子的切口要打磨干净,防止扎破气球,空气炮不要对着人。

师:你提醒得很好,安全第一!

设计意图:创设代言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合作,学会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