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二 慧探究

板块二 慧探究

活动一:试演老牛买泥塘

师:第一个买泥塘的是谁呢?

生:老牛。

师:那我们就先来试着演一演老牛买泥塘。我们就先来熟悉剧本,认真读一读这第3~5自然段,分别用“——”和“~”画出青蛙和老牛的台词,并练习说一说。(出示第3~5自然段)

师:谁来演青蛙?

生:(大声读青蛙说的话。)

师:你怎么用这么大的声音呀?

生:因为这一句里说他“大声”吆喝。

师:你看得真仔细,真会读书!

师:你们平常听到过吆喝声吗?那就学着他们的样子来吆喝吆喝吧。

生:(大声吆喝)卖泥塘喽,卖泥塘!

师:要想让声音传得远一些,我们还可以加上什么动作?

生:(把手拢在嘴上)卖泥塘喽——卖泥塘!

师:你加上了拢嘴的动作,还把声音拖长了,真的像小贩在吆喝。掌声送给他!大家都来试一试吧。

师:老牛在哪里?请你来。

生:这个水坑嘛,在里边打打滚倒挺舒服。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

师:谁来评价评价?

生:他读得很好,慢慢的,像老牛在说话,感觉还很舒服。

师:你听出了他慢条斯理的语气和舒服的感觉,你们不仅演得好,评价得也好。下面我们三人小组,分角色演一演,看哪个小组演得最好。

(小组练习。)

师:哪个小组来表演?

(小组表演。)

师:你们不仅台词记得准,青蛙和老牛的语气把握得好,还加上了动作、表情。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大声吆喝”,指导学生表演好青蛙的语言、动作。通过指名读、点评,指导学生演好老牛这个角色。

师:听了老牛的话,青蛙是怎么做的呢?一起读。

生:于是他就去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

师:如果用一个词说明白青蛙做的事,那你觉得该用哪个词语呢?

生:采集。

生:播撒。

师:采集?播撒?老师觉得这两个词都不太准确。联系上文,可以用这个词语来表示:种些草——因为采集、播撒都是种些草的过程。

师:还能再简洁一些吗?

生:种草。

(师在黑板上画简笔画,板书:种草。)

师:请你在书上圈画出这个词语。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训练学生找出关键词,并进行提炼、概括。青蛙听了老牛的话是如何做的呢?老师教学生联系上文,先用“种些草”概括,再用“种草”概括,使语言精练、简洁。下文的引水、栽树、种花、修路、盖房,学生就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来概括了。

活动二:试演野鸭买泥塘

师:老牛没有买泥塘,走了,该谁上场了?

生:野鸭。

师:想一想,刚才我们是怎么演的?

生:先分好角色,然后记台词、练台词,最后加上动作、表情

师:下面我们就在三人小组内按照这样的步骤演一演,开始吧。

师:哪个小组来展示?你们组最积极,请你们来。

(一个小组上台表演。)

师:他们演得怎么样呢?你可以夸夸他们,也可以给他们提提建议。

生:野鸭的声音模仿得很像,要是再加上竖大拇指的动作就更好了。

师:你真会给别人提建议。

师:那青蛙听了野鸭的话又做了什么呢?一起读。

生:于是他跑到周围的山里找到泉水,又砍了些竹子,把竹子破开,一根一根接起来,把水引到泥塘里来。

师:请联系上文,也用一个词来表示,该用哪个词呢?

生:引水。

师:请在书上圈出来。

(师在黑板上画简笔画,板书:引水。)

活动三:试演其他动物买泥塘

师:老牛和野鸭都给青蛙提了很好的意见,其他小动物给青蛙提了什么意见呢?用“——”画出来吧。

生:小鸟飞来说,这里缺点儿树;蝴蝶飞来说,这里缺点儿花;小兔跑来说,这里还缺条路;小猴跑来说,这儿应该盖所房子;小狐狸说……

师:(出示表格)老师把所有动物提的意见都装进了这个表格,我们先来横着看一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动物说的缺少的东西都是他们喜欢的,比如,老牛喜欢吃草,他提的意见就是种草。

师:说得对,这些动物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就提什么意见。那小狐狸会提什么意见呢?

生:这里应该种几棵果树。

生:泥塘里应该养几条鱼。

生:这儿应该盖所游乐场。

生:这儿应该搭一架秋千。

师:你们都为小狐狸提出了意见,想象真丰富啊!

师:我们再来竖着看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秘密?

生:第一竖列都是来买泥塘的动物。

生:第二竖列都是他们说的泥塘的优点。

生:第三竖列是连接优点和缺点的词语,第四竖列是泥塘的缺点。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说得非常好。看一下,说优点的动物是谁?

生:老牛和野鸭。

师:其他动物都没有说,你们喜欢哪个动物提意见的方式?

生:我喜欢老牛和野鸭提意见的方式,他们先说优点,再说缺点,别的小动物就愿意听他们的意见。

师:我也喜欢他们,他们很会说话,都是先说优点,再提意见,小青蛙就乐于接受。那现在我们就来帮帮其他小动物,也学着老牛和野鸭提意见的方式提意见。(出句式、图片)请你选一个角色,用上面说话的方式说一说,加上动作演一演。

生:(选角色练习。)

师:看你们演,老师也心动了,我来演小青蛙,(戴头饰)谁想和我来演一演?你是——(小鸟),你是——(小兔子)。大家都是评委,看看我们演得怎么样?

师:谁来评价评价?

生:他们都是先说了优点,再提意见。

设计意图:运用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分别进行横向观察和纵向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老牛和野鸭先说优点、再说缺点这种提意见的方式,然后模仿他们说话的句式说一说其他小动物是怎样说的,做到了学以致用,知识迁移。

师:看来,大家都学会了给青蛙提意见。小青蛙听了这么多动物的意见,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于是青蛙就照着他们的话去做,栽了树,种了花,修了路,还在泥塘边盖了房子。

师:请你们用刚才的方法,在书上圈出词语。

师:你圈的是什么词语?

生:栽树、种花、修路、盖房。

师:青蛙做的事真多啊!谁想在黑板上画一画、写一写?

(四名学生上台画简笔画,板书:栽树、种花、修路、盖房。)

设计意图:让学生上讲台画画、写字,把板书补充完整,使学生的绘画、书写才能得到展示,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活动,成为课堂的主体。

师:你们画得真好,字也写得正确、美观,为你们点赞!

师:我们看看黑板上的这幅画,说一说青蛙为了卖泥塘都做了哪些事。

生:青蛙为了卖泥塘,做了很多事,种草、引水、栽树、种花、修路、盖房。

生:青蛙为了卖泥塘,种了草、引了水、栽了树、种了花、修了路、盖了房。

师:你们根据板书说得很简洁、很清楚。

生:青蛙为了卖泥塘,先种草、引水,再栽树、种花、修路、盖房。

师:你用上了“先”“再”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说得很有条理。

设计意图:借助板书说一说青蛙为卖泥塘做了什么事,借助板书,加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使语言更规范、更有条理。

活动四:试演小青蛙

师:青蛙做了这么多事,泥塘大变样了。看,他又吆喝起来了。(出示第11、12自然段)现在你们都是青蛙,快来演一演吧!

师:谁来演一演?

(生表演小青蛙吆喝。)

师:看来,青蛙不想卖泥塘了,最后这一句声音可以低一点、语速可以慢一点,听老师吆喝。

师:你们也来试一试吧。

师:谁再来演一演?

(生表演。)

师:你看,大家都为你鼓掌呢!

活动五:演员选拔

师: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接下来,我们要进行演员的模拟选拔,期待吗?那就请你选择一个角色,演一演,看谁能被选上。

师:谁想参与选拔?

(学生戴头饰准备。)

师:其他同学都是评委,表演结束后,请你把手中的“大拇指”送给你最喜爱的演员!开始表演吧。

师:(配音)同学们,请投出你神圣的一票吧!(学生上台送“大拇指”)

师:哇,这四位同学获得的“大拇指”比较多,那他们就是首批参加课本剧表演的小演员了。其他同学继续努力,准备参加第二批的演员选拔。

设计意图:详细指导演青蛙和老牛的故事,小组合作演青蛙和野鸭的故事,师生合作演青蛙和其他动物的故事,以及最后演整个故事并选拔演员,教学环节环环相扣,一步一个台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