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窍为舌
中医学通过“窍”来说明脏腑及体表官窍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窍”原意是指孔窍,即孔洞。五官七窍主要指头面部的五个器官,五官即目、舌、口、鼻、耳,七窍即七个孔窍,再加上前阴、后阴两窍,因此又有九窍的说法。官窍居于体表、头面,与居于体内的五脏六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表现在生理和病理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关联。
心开窍于舌,又称心之苗为舌,是指心之外候为舌。同时舌主司味觉,能表达言语,若心的功能正常,则语言清晰、舌质柔软、味觉灵敏;若心的功能失常,则往往可以从舌上反映出来。因此在临床上可通过观察舌的色泽和形态变化,来判断心的生理病理变化。例如,心火上炎,则见舌尖红赤,甚则舌质糜烂生疮;心血不足,则见舌质淡白;痰迷心窍或热入心包,则见舌强语謇;心血瘀阻,则见舌质紫暗,或有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