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阳虚自汗

(2)阳虚自汗

临床表现为自汗、畏寒、肢冷、口淡不渴或喜热饮、小便清长或尿少浮肿、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多因久病伤阳,或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来,故失于固摄,见自汗。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了“阳虚漏汗”的证治“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阳虚漏汗亦属于阳虚自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