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寒邪内侵
2025年08月10日
4.寒邪内侵
素体阳虚,胸阳不振,阴寒之邪乘虚而入,寒凝气滞,胸阳不展,血行不畅,而发本病。《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诸病源候论·心腹痛病诸候》曰:“心腹痛者,由腑脏虚弱,风寒客于其间故也。”《医门法律·中寒门》云:“胸痹心痛,然总因阳虚,故阴得乘之。”阐述了本病由阳虚感寒而发作,故天气变化、骤遇寒凉而诱发胸痹心痛。
胸痹心痛的病机关键在于外感或内伤引起心脉痹阻,其病位在心,但与肝、脾、肾三脏功能的失调有密切的关系,因心主血脉的正常功能有赖于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肾藏精主水等功能正常。其病性有虚实两方面,常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虚者多见气虚、阳虚、阴虚、血虚,尤以气虚、阳虚多见;实者不外气滞、寒凝、痰浊、血瘀,并可交互为患,其中又以血瘀、痰浊多见。但虚实两方面均以心脉痹阻不畅、“不通则痛”为病机关键。发作期以标实表现为主,血瘀、痰浊突出,缓解期主要有心、脾、肾气血阴阳亏虚,其中又以心气虚、心阳虚最为常见。以上病因病机可并存,交互为患。若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见下述病变:瘀血闭阻心脉,心胸猝然大痛而发为真心痛;心阳阻遏,心气不足,鼓动无力,而表现为心动悸、脉结代,甚至脉微欲绝;心肾阳衰、水邪泛滥、凌心射肺而为咳喘、水肿,多为病情深重的表现,要注意结合有关病种相互参照,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