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颜正华

4.颜正华

颜正华教授认为,心悸的病位主要在心,但也可能与脾、肾、肺、肝四脏功能失调有关。如脾失健运,气血化生无源,或劳心过度,营血耗损过多,可致心脾两虚,而出现心悸;若肾水不足,不能上济心阴以涵养心阳,使心火独亢,而出现心悸;若肺气虚损或肺宣降失常,“肺朝百脉”不利,势必影响“心主血脉”,导致心悸;若肝血不足,常可牵及心血亏虚而出现心悸。

颜正华教授认为,本证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本病虽以虚证居多,但仍可由虚致实,虚实夹杂。虚者常表现为脏腑气血阴阳亏虚,痰浊、血瘀、水饮内停,可一脏受损,也可累及多脏。初起以心气虚为常见,表现为心气不足、心脾两虚、心肺气虚、心虚胆怯等证;阳虚者则表现为心阳不振、脾肾阳虚甚或水饮凌心之证;阴虚血亏者多表现为心血不足、肝肾阴虚、心肾不交等证。病久正气耗伤,阴损及阳,阳损及阴可出现气阴两虚、气血不足、阴阳俱损之候;而肝郁气滞或心脾气虚,均可导致痰浊、瘀血内生,而成痰浊阻络或心脉瘀阻之证;若病情恶化,心阳暴脱,患者可出现厥脱、抽搐等危候,甚至死亡。颜教授确定本病的治疗大法为补虚泻实、调整气血,具体方法为益气养阴、安神定志,方选生脉散加减。活血化痰、通络定惊,常用红花、生葛根、丹参、郁金、全瓜蒌、薤白、石菖蒲等。颜教授同时指出此法在治疗心悸病证中只属治标,故临证应顾全“本虚”,而配伍补心气、益心血之品,如生黄芪、麦冬、五味子等。

——国医大师临床经验实录·国医大师颜正华[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