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脾肾两虚

2.脾肾两虚

【症状】表情呆滞,沉默寡言,记忆减退,失认失算,口齿含糊,词不达意,伴气短懒言、肌肉萎缩、食少纳呆、口涎外溢、腰膝酸软,或四肢不温、腹痛喜按、泄泻。舌质淡白,舌体胖大,苔白,或舌红,苔少或无苔,脉沉细弱。

【治法】补肾健脾,益气生精。

【方药】还少丹。

干山药,牛膝,山茱萸,白茯苓,五味子,肉苁蓉,石菖蒲,巴戟天,远志,杜仲,楮实子,舶上茴香,枸杞子,熟干地黄。

【临床应用】方中熟干地黄、枸杞子、山茱萸滋阴补肾;肉苁蓉、巴戟天、舶上茴香温补肾阳;杜仲、牛膝、楮实子补益肝肾;茯苓、白山药、大枣益气健脾而补后天;远志、五味子、石菖蒲养心安神开窍。如见气短乏力较著,甚至肌肉萎缩,可配伍紫河车、阿胶、川断、杜仲、鸡血藤、何首乌、黄芪等以益气养血。

若脾肾两虚,偏于阳虚者,出现四肢不温、形寒肢冷、五更泄泻等症,方用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再加紫河车、鹿角胶、龟甲胶等血肉有情之品,填精补髓;若伴有腰膝酸软、颧红盗汗、耳鸣如蝉、舌瘦质红、少苔、脉弦细数者,是为肝肾阴虚,可用知柏地黄丸滋养肝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