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悸
2025年08月10日
1.心悸
心悸是指患者不因受惊吓等外因,而在主观上对心脏搏动感到不适的病证。患者自觉心慌、悸动不安,多伴有心前区不适感,临床表现为心搏增强、心率加快或减慢、心律失常等。多由气虚、血虚、停饮、气滞血瘀等所致。《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谓:“寸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为悸。”惊自外入,因惊而气乱则心跳并脉动不宁;悸自内生,因虚而血不养心则心悸并脉弱无力。《素问·至真要大论》称“心澹澹大动”,《灵枢·本神》曰“心怵惕”,宋·严用和在《济生方》中不仅对惊悸有论述,还提出了“怔忡”之病名,曰:“怔忡者,此心血不足也。”其诊断要点为心悸,有阵发与持续发作之别,发作时患者自觉心中跳动、慌乱不安、难以自主,常兼见气短乏力、神疲懒言等症。心悸者常有脉象异常,可见促、结、代、数、疾、迟、涩、细及三五不调等异常脉象。心悸之重者,望诊或触诊虚里跳动,其动应衣。心悸常见于西医学所述的多种疾病导致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