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切诊
2025年08月10日
四、切诊
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是医者运用手和指端的感觉,对病人体表某些部位进行触摸按压的检查方法。检查内容包括脉象的变化、胸腹的痞块、皮肤的肿胀、手足的温凉、疼痛的部位等,把所得信息与其他三诊互相参照,从而做出诊断。切脉是临床上不可缺少的诊断方法。
心主血脉,心病在脉象的典型表现为脉来不整。如《素问·三部九候论》云“参伍不调者病”“其脉乍疏乍数乍迟乍疾者,日乘四季死”,这是依据脉象来判断疾病的预后;《素问·平人气象论》曰“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曰少气……人一呼脉四动以上曰死”,这是论述迟、数之脉来判断疾病的预后;《灵枢·根结》云“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脏无气;三十动一代者,二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脏无气。予之短期,要在终始”,这是论述代脉来判断疾病的预后。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论及不少脉来不整的脉象,如《伤寒论》曰:“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此乃论述结、代脉的治法。《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云:“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后世医家亦对脉象从理论到临床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有不少脉学专著问世,形成了中医诊治疾病的一大诊法及特色。
心病的主要脉象变化有迟、缓、数、疾、结、代、促、涩、参伍不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