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典型案例

(三)典型案例

张某,男,74岁。初诊:2002年10月12日。主诉:失眠1月余,伴情绪低落、烦躁不安。病史:患者2002年7月中旬起出现头昏头胀痛,记忆力明显下降,言语欠利,反应迟钝,无神志不清及肢体欠利。头颅MRI示:双侧基底节区多处梗塞灶。当时曾用静脉滴注丹参等治疗。9月上旬起出现失眠,情绪低落消极,少兴趣,时胆怯、心烦易怒、急躁不安,多思多虑,有轻生思想,夜间入眠二三小时,醒后难再入睡,头昏,头胀,口干,口苦,紧张时口唇及手抖动,纳谷少味,大便干结。舌苔薄黄腻,舌质暗红,脉弦。血压:160/96mmHg。曾服舒乐安定等药佐眠,效果不好。有高血压病史。诊断:不寐,郁证;脑梗死后抑郁。中医辨证:肝阳偏亢,瘀阻脑络。治拟平肝潜阳,活血通络安神。处方:桑叶、菊花各15g,天麻10g,钩藤(后下)、葛根、川芎、郁金、菖蒲、赤芍、白芍各15g,柴胡10g,龙骨、牡蛎、珍珠母(先煎)、丹参、夜交藤、合欢皮、全瓜蒌(炒打)各30g,远志10g、辰灯心3g,水牛角粉(另吞)3g,14剂。二诊:药后心情较前平静,睡眠改善,能入眠5小时左右,大便转畅,日行1次,血压:140/86mmHg,原方改全瓜蒌(炒打)18g,再进14剂。继后守上方连续服药2月,患者神纳俱好,夜睡六七小时,心情平静,二便调和,随访基本临床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