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讨论
2025年09月26日
(四)讨论
多数专家认为,脑卒中后抑郁属中医学中风、郁证范畴。中风之证,病位在脑,表现在肝,涉及心、脾、肾。中风病因病机虽有风、火、痰、瘀、虚之分,但其发病与肝风内动密切相关。而郁证又与肝郁相连,从临床辨证分析,我们认为肝郁瘀阻最切中病机。西医对脑卒中的抑郁,其治疗往往仅针对抗抑郁治疗,既疗效单一,也存在着较多不良反应。而中药平肝活血,既能治疗中风,也能改善中风后抑郁状态,两者兼顾。故中医平肝活血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及其后遗症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部分医家习惯将PSD归入中医学郁证的范畴。对郁证病因病机的论述,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忧愁者,气闭塞而不行”的记载。
《景岳全书·郁证》曰:“凡五气之郁,则诸病皆有,此因病而郁也。至若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此因郁而病也。”《丹溪心法·六郁》说:“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杂病源流犀烛》云:“诸郁,脏气病也,其原本于思虑过深,更兼脏气弱,故六郁之病生焉。”《医碥》说:“郁而不舒,则皆肝木之病矣。”
现代医家大多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为中风后气机逆乱,痰瘀内生损及人体阴阳气血,使脑神失养,神失所藏而发病,病变在脑,与肝、心、脾、肾有关,病多虚实兼见。樊蔚虹等对临床中PSD的常见证型进行了归纳总结,发现PSD的证型主要分布为肝郁气滞、心脾两虚、肝肾阴虚、气虚血瘀、忧郁伤神、阴虚火旺、痰扰心神。其他的证型包括脾肾阳虚、心阴亏虚、肝寒证等。其中肝郁气滞、心脾两虚、肝肾阴虚、气虚血瘀四型为临床常见证型,无论在文献调查还是病例回顾中肝郁气滞证都排在各证型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