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经间期出血
2025年09月26日
三、经间期出血
经间期出血指一般在2次月经中间(即氤氲之期)出现周期性的少量阴道出血或者带下夹血,有别于崩漏及月经先期量多等病证,称为经间期出血。1986年南京中医药大学夏桂成教授在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中医妇科学》的编写工作中提出“经间期”的概念,获得主编罗元恺教授的支持,将“经间期出血”一节编入五版教材,首次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2009年《江苏中医药》杂志连载了夏桂成教授“论经间排卵期的生理、病理及治疗特点”的系列文章,对经间排卵期的生理病理及治疗特点作了系统论述。
经间期出血在中医古籍中未见记载,但可散见于中医学赤白带下、月经先期、漏下等范畴。《傅青主女科·带下》云:“妇人有带下而色红者,似血非血。”是指女性白带中夹杂血一样的物质,故称为“赤白带下”。《竹林女科》有“一月经再行”的记载。经间期出血影响女性身体健康甚至造成不孕,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疗效明显、复发率低、标本兼顾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