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消炎、镇痛及抗病毒作用

(四)抗菌、消炎、镇痛及抗病毒作用

1.抗菌、消炎、镇痛作用 体外实验研究发现,川楝子的水提物对堇色毛菌、奥杜盎氏小孢子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此外,从油中分离出的成分有明显的抗关节炎药理活性,具有明显抗组胺作用。纪青华等采用小鼠扭体法、热板法对川楝子不同炮制品进行了镇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川楝子不同炮制品都有显著镇痛作用。以小鼠由巴豆油所致的耳肿进行抗炎作用比较,结果表明各炮制品均具有抗炎作用,其中以盐制品镇痛抗炎作用最强。

2.抗病毒作用 近年来有学者报道川楝素能抑制丙肝病毒(HCV)活性。WatanabeT等发现川楝素能特异性地抑制HCV-J6/JFH感染的细胞中HCV的复制(EC5020.6nmol/L,50%细胞毒浓度>3μmol/L,选择性指数>146),且能与α-干扰素(α-IFN)协同地抑制HCV的复制,提高α-IFN抗病毒能力。虽然川楝素不激活α-IFN通路,但是它能显著增加STATs磷酸化水平以及增加干扰素刺激应答元件、刺激基因表达以及调控因子9的达水平。川楝素这一作用机制为鉴定新的治疗丙肝病毒感染的分子靶点提供了重要依据。

TianL等研究川楝子提取物治疗H1N1病毒感染的模型老鼠的疗效,结果表明其能显著降低老鼠的死亡率,延长感染老鼠的寿命。具体机制为抑制神经氨酸酶活性,从而抑制病毒繁殖,提示川楝子具有抗H1N1病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