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病机
2025年09月26日
(一)病因病机
从中医学传统理论探讨本病的病因病机是研究热点之一。夏桂成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主要是由于氤氲期元精充实、阳气内动,加以肾阴不足、湿热内蕴、肝郁化火或瘀血内留等因素动血引致阴道出血;妇科名家哈荔田认为,经间期出血多以血海不宁、冲任气盛为主要关键,发病具体原因或因阴虚火伏,或因肝经湿热,或因湿热蕴积困扰血海,加以月经中期冲任二脉之气逐渐旺盛、激动脉络,以致血不循经而出,正所谓“阴络上血内溢”。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围排卵期出血,属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范畴。其出血原因尚未阐明,多认为是排卵前血内雌激素水平下降过多,或子宫内膜对雌激素的波动过度敏感,或内膜局部因素的异常。王树鹤等收集平素月经周期、月经血量、持续时间均正常,仅因围排卵期阴道出血症状就诊的236例患者,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宫腔镜检查,所有患者宫腔镜检查前均行阴道超声检查(TVS)。检查结果显示,TVS异常的43例患者中宫腔镜检查示子宫内膜息肉27例,未见异常16例;TVS正常的193例患者中宫腔镜检查示子宫内膜息肉85例,未见异常108例。以上研究证实,子宫内膜息肉是围排卵期阴道出血症状的主要原因,但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所以在临床治疗围排卵期出血时应注意排除子宫内膜息肉等器质性病变。
经间期出血的病因病机,从中医学角度基本与夏桂成的理论保持一致。班艳红等认为肝血不足、疏泄太过;张驰等认为热毒炽盛可致经间期出血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从西医学角度,西医学所称围排卵期出血属于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范畴,其发病原因未明,可能与排卵前后激素水平波动有关,子宫内膜息肉等器质性病变亦可引起经间期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