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临床应用

(三)临床应用

刘焰等为观察双虎清肝方加一贯煎加减及药渣育蘑菇食疗对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疗效,选取慢性乙肝患者42例,其中男30例,女12例,年龄35~56岁,平均42.3岁,其中HBeAg阳性22例,HBeAg阴性20例。诊断标准:本研究病例均行生化和组织学检查,符合卫生部慢性乙肝诊断标准GB15990-1995。即HBV-DNA阳性,ALT持续反复异常或升高,血清HBsAg阳性,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治疗方法:本组患者均给予双虎清肝方加一贯煎加减,水煎服,1剂/日,3个月为1个疗程,后改用上方药渣培育蘑菇,200g/d,做成美味佳肴食用6个月。疗效评价:参阅卫生部2010年制订的慢性乙肝临床指导原则中疗效评定标准。显效(完全应答):肝功能主要是:ALT指标恢复正常,效果好的可实现HBV-DNA、HBeAg、HBsAg的相继转阴。有效(部分应答):肝功能ALT指标的恢复最具指导意义,HBV-DNA、HBeAg可实现阴转,但乙肝染色标志物HBsAg阳性。无效:未达到上述指标。稳定:完全应答或部分应答,停药6~12个月仍为显效或有效。复发:治疗结束时疗效显著,停药6~12个月出现肝功能(ALT为主)异常,HBV-DNA阴转阳者。结果:显效25例,占59.5%,有效15例,占35.7%,总有效率95.2%,且治疗6个月复查稳定,复发率低。

治疗慢性乙肝总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HBV,调整免疫,保护肝细胞,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HCC及并发症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目前使用的所有抗病毒西药都对乙肝病毒复制的原始模板(cccDNA)无效,停药后,乙肝病毒就很快以cccDNA为模板继续复制,肝病复发。长期用药,毒副作用增加,病毒常常发生变异。中医辨证治疗慢性乙肝具有独特优势,肝实火,火属心,心为肝之子,泻心火,即泻肝实,心应苦,苦能清热,方中用黄连。虚则补其母,水生木,水为木之母,水属肾,肝虚补肾。肾藏精,精化血以养肝,血又能化生精。方中用一贯煎(沙参、生地黄、当归、枸杞子、麦冬、川楝子)加减。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必先实脾”,是调理脾胃消化功能,先安未受邪之地。治脾胃用消导、理气、健脾之法。方中用双虎清肝(金银花、虎杖、黄连、瓜蒌、白花蛇舌草、蒲公英、丹参、野菊花、紫花地丁、法半夏、枳实、甘草)加减。整方清热解毒、燥湿化痰、理气活血、健脾和胃,具有清气血之疫毒、保肝益脾胃功效。药渣培育蘑菇食疗,临床观察,疗效可靠,成分复杂,有待进一步研究。有报道:蘑菇性甘微寒,食疗具有:①提高免疫力。蘑菇的有效成分可增强T淋巴细胞功能,从而提高机体抵御各种疾病的免疫功能。②镇痛,镇静。巴西某研究所从蘑菇中提取到一种物质Act-2,具镇痛镇静功效,其镇痛效果可代替吗啡。③止咳化痰。蘑菇提取液用于动物实验,发现其有明显的镇咳、稀化痰液的作用。④抗癌。日本研究人员在蘑菇有效成分中分析出一种分子量为288的超强力抗癌物质,能抑制癌细胞的成长,其作用比绿茶中的抗癌物质强1000倍。蘑菇中还含有一种毒蛋白,能有效抑制癌细胞的蛋白成长。⑤通便排毒。蘑菇中所含的人体很难消化的粗纤维、半粗纤维和木质素,可保持肠内水份,并吸收余下的胆固醇、糖,将其排出体外,对预防便秘、肠癌、动脉硬化、糖尿病等都十分有利。天然药用真菌具有独特优势,目前寻找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肝病的有效成分,从真菌中筛选,前景看好。用该方药渣培育的蘑菇,可以激发阳气、疏通经络,抑制、杀灭、清除HBV病毒,调节机体免疫力,加强自身内环境稳定,不断清除病毒和病毒复合物,又避免免疫发生过强造成肝部损伤,防治纤维化和硬化。《内经》:“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总之,在当今没有特效抗HBV病毒药物的情况下,通过中医药综合调理,通过我们不断探索,相信慢性乙肝一定能够战胜。

双虎清肝方加一贯煎加减及药渣育蘑菇治疗慢性乙肝辨证合理,经济实惠,疗效可靠,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