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典型案例
案例1 患者,男,58岁。2008年初患失眠,病初每晚睡前需口服安定5mg,可诱导睡眠,日后需不断增加药量来维持睡眠。2008年3月20日来我院医治前,安眠药增加到睡前必服安定6片方可入睡,否则晚间心烦气躁,不能入睡,晨起后眩晕、耳鸣、神倦健忘,加之工作操心伤脑,形体日趋消瘦,几乎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特来要求中医药诊治。综合上述病情分析,该患者年过五旬,长期失眠,形体日渐消瘦,可见阴虚火旺难以入寐,不寐更致阴虚加重,故而加重失眠。现仍心烦不寐,眩晕耳鸣,神倦健忘,形体消瘦,脉细弦,舌红少津,苔薄黄。辨为阴虚阳亢、心肾不交之证。心火亢盛、肾水亏虚,故而心烦不寐、眩晕、耳鸣、神倦、健忘,脉弦细,舌红少津。治疗上应滋其阴,降其火,使水火相济,阴阳相交,心肾交通,心神宁静则自入寐。处方:生地黄40g,沙参20g,麦冬20g,枸杞子15g,当归10g,川楝子12g,酸枣15g,柏子仁15g,远志15g,茯神12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取浓汁至300mL,睡前半小时口服。服药7剂后,安定由原6片减至2片就可入寐。已无头晕、耳鸣,身倦无力、心烦气躁也明显好转。守原方再服7剂后,不服安定可入眠。再减原方滋阴药的用量,改为生地黄20g,沙参15g,麦冬15g,余药同前,连服7剂后,无需服任何药物就可安然入睡。随之体重增加,记忆力增强,能坚持日常工作,无不适而告愈。
案例2 患者,女,46岁,2008年5月23日来诊。主诉:失眠1个月,加重1周。该患者近1个月来由于工作不顺心、家庭失和而烦躁易怒。近1周来,夜不能寐或睡而不实,晨起后头晕目眩,时有耳鸣,心悸健忘,形体消瘦,脉弦细,舌体瘦薄,舌质红,苔薄黄。方用一贯煎加味:生地黄20g,沙参20g,麦冬20g,枸杞子15g,川楝子12g,当归10g,酸枣仁5g,柏子仁15g,夜交藤1.5g,朱砂3g(冲),琥珀1.5g(冲),甘草6g。服法同上。3剂后睡眠好转,其他诸症减轻,前方朱砂减为1.5g(冲),去琥珀,加远志15g,连服7剂,眠安病瘥。
讨论:除了一贯煎,酸枣仁汤在治疗失眠上也有奇效。《金匮要略》记载:“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明代万全在《痘疹心法·卷十二》中用于治疗痘疹太密,血虚,烦躁不得眠,其所提酸枣仁汤在方剂组成中虽与仲景不尽相同,但两首方剂均是以酸枣仁为君药,亦不失为仲景所述酸枣仁汤治疗失眠提供有益的借鉴。《本草易读》则称该方“治虚劳虚烦不眠,诸方第一”,实是治疗失眠的良方。弓慧珍等用酸枣仁汤合甘麦大枣汤治疗心血亏虚之精神失常症引起的失眠,也起到了良好的治疗作用。倪国栋将酸枣仁汤与安神定志丸合并使用治疗顽固性失眠,取得良好效果。王妍以酸枣仁汤为基础方自拟安神汤治疗不寐,疗效显著。杨波等研究发现,酸枣仁汤主要成分具有镇静催眠作用。夏寒星研究发现,酸枣仁汤能使慢性应激抑郁大鼠的行为学改变,具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王育虎研究亦发现,酸枣仁汤能使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均明显减少,睡眠时间均显著延长。金阳等人研究发现,酸枣仁汤对电刺激所致失眠大鼠的睡眠周期有影响,且随着剂量的变化作用不同。
遵古人之说,失眠是因情志所伤,阳不入阴所致。治疗上用滋阴潜阳、宁心安神法,使其阳入于阴,心交于肾,水火相济,阴平阳秘。临床上采用一贯煎加味治疗失眠,就是取该方能在滋阴的同时又兼有疏肝理气之功,加上宁心安神之品,治疗失眠疗效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