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临床应用

(四)临床应用

冯华等为观察传统名方一贯煎加味治疗围绝经期妇女皮肤瘙痒症临床疗效,将117例围绝经期妇女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n=50,年龄<45岁4例,45~50岁22例,50岁以上20例)、中成药组(n=37,年龄<45岁3例,45~50岁19例,50岁以上15例)和西药组(n=30,年龄<45岁,5例,45~50岁13例,50岁以上12例),中医辨证为肝肾阴虚。临床除皮肤瘙痒外,还症见月经周期紊乱,量多或量少,失眠多梦,经色鲜红,头晕耳鸣,两胁胀痛,口苦咽干,舌红而干,脉弦细;性激素测定:雌二醇(E2)水平降低,卵泡雌激素(FSH)升高,黄体生成素(LH)升高;排除情况:糖尿病、肝胆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异常、血液病等原发性疾病引起的瘙痒。

治疗方法:中药组:基本方组成:沙参15g,麦冬15g,当归10g,生地黄15g,川楝子10g,枸杞子15g,菟丝子10g,蝉蜕10g,白鲜皮10g,生甘草5g,每天1剂,水煎两次,早晚分服;中成药组:氯雷他定片10mg,口服,1次/日,各组病理均为2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且用药期间忌食生冷及辛辣刺激之物;

疗效评价标准:治愈:瘙痒症状消失,半年内未复发;显效:瘙痒明显减轻,半年内无明显加重;有效:瘙痒减轻,半年内再次复发;无效:瘙痒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4%,显著优于西药组的67.66%,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总有效率优于中成药组的78.38%,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中成药组总有效率与西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