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阴痛

二、阴痛

外阴痛是以灼痛、刺痛、触痛或刺激为特征的慢性外阴不适。虽然目前将具有这组症状者统称为外阴痛而不管其病因,但一般认为外阴痛仅指原因不明者,其临床最为常见的是女子阴中或阴户作痛,或阴器时时抽掣疼痛,甚至牵引少腹,上连两乳,或阴道干涩作痛,或外阴红肿疼痛。

女子阴痛最早见于《肘后备急方》,一般是指女子阴中或阴户作痛,或阴器时时抽掣疼痛,甚至牵引少腹,上连两乳,或阴道干涩作痛,或外阴红肿疼痛,但又非阴疮,谓之阴痛,阴痛一病以症状命名,包括外阴与阴道两个部分。在古医籍中,有阴中痛、阴户痛、小户嫁痛、嫁痛、吊阴痛、蚌疽、玉门肿痛等名称,而且均入阴疮门。阴痛可由多种原因引起,诸如间质性膀胱炎、盆底肌肉功能紊乱、肛提肌综合征、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心理疾病,甚至腰骶部的脊柱相关性疾病及丘脑肿瘤也可以引起会阴部疼痛。

阴痛证疼痛部位及性质特殊,其发病病机及临床治疗与肝密切相关,①从经脉循行分析:“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其别者,循胫,上睾,结于茎……足厥阴之正,别跗上,上至毛际……足厥阴之筋,起于大趾之上……上循股阴,结于阴器,络诸筋,其病……阴股痛,转筋,阴器不用”,可见肝经以及其络脉、经别、经脉均过阴器,经络不通则引起阴痛。②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肝的疏泄功能减退时常引起少腹胀痛不适的病理现象。③肝在体合筋,外阴与阴户是经络丛集之处,宗脉之所聚,肝阴血不能濡养经脉,同样可引起阴部的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