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北沙参
北沙参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 Fr.Schmidt ex Miq.)的干燥根,为我国的传统中药,其性凉,味甘淡,归肺、脾、肝、心,具有清补肺阴、制火益气、补脾肺阴、和中降逆、涵养肝阴、解郁潜阳、清养心阴、安神除烦等功效。
近年研究表明,北沙参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糖苷、香豆素类等,还含有淀粉、三萜酸、豆甾醇、磷脂、氨基酸等成分。因其化学成分复杂,多名学者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13C-磁共振、氢-磁共振和柱色谱等技术等,成功分离鉴定了北沙参的化学成分。
1.免疫调节作用
(1)对巨噬细胞的影响 对北沙参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北沙参提取物可增加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李建业等对BALB/c小鼠灌胃给予北沙参1g/kg、2g/kg和4g/kg,阳性对照为环磷酰胺。给药10天后,体外分离纯化巨噬细胞,测定巨噬细胞对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结果表明,北沙参提取物可以增加小鼠胸腺、脾质量,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粒细胞的能力,提高小鼠淋巴细胞的杀瘤率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杀伤能力。吕方军等通过制备北沙参茎叶的不同提取物进行灌胃给药,北沙参不同提取物分为4.68g/kg和2.34g/kg两种剂量,连续给药8天,制备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模型,末次给药后比较药物对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吞噬指数、小鼠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指数的影响。结果显示,北沙参水提后醇提物高剂量组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均明显增高,证明北沙参茎叶具有抑制环磷酰胺致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和胸腺指数降低的作用,增强免疫低下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
(2)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北沙参可提高T淋巴细胞亚群和相应的淋巴细胞数量,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杨宪勇提取了北沙参的有效成分后,利用环磷酰胺建立小鼠免疫抑制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分别给予两种剂量北沙参治疗,连续给药6天。第7天处死小鼠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外周血中CD3+、CD4+及CD8+细胞的数量。实验结果表明,北沙参治疗组小鼠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和T淋巴细胞的数量都有所提高,Th/Ts比值明显升高,提示北沙参具有增强细胞免疫的作用。
对北沙参粗多糖的研究发现,其可以促进脾中B细胞的产生。刘咏梅等利用甲状腺素(150mg/kg)和利舍平(1mg/kg)制备阴虚小鼠模型,灌胃给予北沙参水提粗多糖,给药剂量分别为800mg/(kg·d)、600mg/(kg·d)和400mg/(kg·d),观察药物对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脾脏B细胞数量等的影响。实验表明,600和800mg/(kg·d)北沙参粗多糖对迟发型超敏反应、脾B细胞的产生均有显著促进作用。
2.其他 吕方军等制备了莱阳沙参茎叶的不同提取液,通过灌胃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北沙参提取物,剂量分别为4.68g/kg和2.34g/kg,连续给15天,于第10天进行致敏,测量致敏前后小鼠足跖厚度的差值。结果表明,莱阳沙参茎叶提取物的两个剂量组均能明显增加小鼠足跖厚度,且随剂量的增加,其功能有增强趋势,表明莱阳沙参茎叶具有促进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的作用。
3.肺保护作用
(1)对肺纤维化的影响 姚岚等对Wistar大鼠采用一次性注入平阳霉素(博来霉素)注射液5mg/kg制备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对造模成功大鼠分别给予北沙参1.5g/kg和3.0g/kg灌胃给药,4周后,检测大鼠血中羟脯氨酸、纤连蛋白及层连蛋白含量。结果显示,北沙参可降低肺纤维化大鼠血清中纤连蛋白和层连蛋白含量,对肺纤维化有治疗作用。他们还观察了北沙参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以及不同时间点的肺质量系数、肺泡炎性程度及肺纤维化程度的改变,同样证实了北沙参对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2)对肺炎的影响 对肺炎的影响研究表明,沙参、麦冬等配伍的中药复方沙参麦冬汤是临床上治疗放射性肺炎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周燕萍建立了放射性肺炎大鼠模型,造模第2天开始给予沙参麦冬汤5.15mL/kg灌胃,每日1次,持续6周,在第2、4和6周检测大鼠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显示,沙参麦冬汤治疗组大鼠肺组织中SOD活性均高于模型组,MDA含量低于模型组,提示沙参麦冬汤能增强肺组织的抗氧化能力且预防优于治疗。韩彦华在3周岁以上儿童肺炎恢复期给予沙参麦冬汤口服,每天1剂,疗程7~14天。结果证实,加用沙参麦冬汤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较常规抗生素治疗有所提高。
4.肝保护作用 金香男等建立CCl4致急性肝损伤的大鼠模型,灌胃给予北沙参乙醇提取物EEAR,7天后分别检测肝匀浆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MDA活性。结果表明,给予EEAR组大鼠肝匀浆中SOD和CAT活性显著增加,MDA含量降低,提示EEAR对CCl4所致的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白瑜等在观察何首乌、北沙参、紫丹参3味中药对衰老大鼠肝细胞影响的电镜结果中发现,北沙参可以补充衰老细胞的染色质DNA,延缓细胞凋亡;北沙参还可明显升高大鼠血清中IL-2水平,并且使肝细胞体积恢复正常,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的数量、形态均恢复正常,提示其通过保护肝细胞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李建刚等通过微波技术和水提醇沉法提取北沙参多糖,研究发现,北沙参多糖可直接清除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等自由基,提示北沙参多糖可以保护细胞不受自由基的破坏,有抗衰老作用。
5.抗肿瘤作用 北沙参中香豆素类的主要化合物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有较高的生物学活性,研究表明,两者有镇痛、抗炎、抗肿瘤及舒张血管等药理活性。其中异欧前胡素在体外抗肿瘤实验中,对人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细胞株XF498、人卵巢癌细胞SK-OV-3和人肺癌细胞株A549等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董芳等从带皮北沙参中分离出佛手柑内酯,观察其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显示,佛手柑内酯对肝癌细胞株抑制作用明显,而对人胃癌细胞株在浓度为100mg/L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他浓度下没有抑制作用。刘西岭等采用MTT法观察北沙参水提法乙醇处理后不同提取物对肺癌细胞株A549、胃癌细胞株SGC和肝癌细胞株HEP的体外药理作用。结果发现,北沙参3种提取物对肺癌细胞株A549和肝癌细胞株HEP在体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胃癌细胞株SGC没有抑制作用。
6.其他 研究发现,北沙参的水浸液在低浓度时能加强离体蟾蜍心肌收缩力,随着浓度增高则出现心肌抑制。对麻醉兔静脉注射,可引起血压上升、呼吸加强,切断迷走神经,此作用依然存在。此外,北沙参具有滋阴生津、益气之功,对血枯阴亏、阴虚燥咳等肿瘤患者配合放化疗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