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临床应用

(三)临床应用

柳迎春观察加味一贯煎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是将62例不宁腿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诊断标准:必须具备以下4个临床特点:①因腿部不适引发的腿部活动。患者腿部常有难以描述的不适感,如蠕动、蚁走、瘙痒、烧灼、触电感等;感觉异常位于肢体深部,多数以累及下肢为主,单侧或双侧,半数患者也可累及上肢。活动后上述症状可以缓解。②静息后(坐和躺)可使症状出现或加重。③持续活动可使症状部分或全部缓解。轻症者在床上和椅子上伸展一下肢体即可缓解症状;重症者需来回踱步、搓揉下肢、伸屈肢体才能减轻症状。重新平躺或坐下后数分钟至1小时,上述症状常常再次出现。④夜间症状加重。典型者在23点至次日凌晨4点最为严重,故严重影响患者睡眠。早晨6点至中午12点症状最轻。

排除标准:排除继发于糖尿病或周围神经病、女性妊娠、帕金森病、抑郁症的RLS以及近期使用药物、酒精或咖啡因,肝肾功能异常者。

治疗方法:对照组左旋多巴每晚250mg口服,1周为1个疗程,治疗8个疗程。治疗组方药组成:生地黄30g,沙参15g,麦冬15g,当归15g,枸杞子12g,白芍15g,川楝子10g,鸡血藤30g,伸筋草10g,木瓜10g。乏力明显者,加黄芪、太子参;肢体困倦者,加白术。煎服法:头煎加水400mL,煎至200mL;二煎加水400mL,煎至200mL,两煎混合分早晚温服。每日1剂,1周为1个疗程,治疗8个疗程。疗效标准(自拟):治愈:症状完全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好转:不适感明显减轻,睡眠时间接近正常。无效:症状无任何好转。结果:治疗组32例,治愈20例,好转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5%;对照组30例,治愈8例,好转1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0.0%。两组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u=2.8398,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不宁腿综合征发病原因不详,可能与多巴胺系统(黑质-纹状体)功能紊乱有关,西医多应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及镇静催眠类药物治疗,但疗效欠佳。

本病中医学虽无明确命名,但有关症状论述早见于一些中医学著作中,《黄帝内经》中就有“胫痠”“髓痠”的记载,是指小腿痠软无力且胀痛、躁热等不适感,静而尤甚,动则减轻,与本病表现类似。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内因主要为肝肾阴虚,气血不足,筋肉失养而发病。一贯煎见于《续名医类案·心胃痛门》,为清代名医魏之琇先生所创。该方由沙参、麦冬、生地黄、当归、枸杞子、川楝子六味组成,方中重用生地黄滋阴壮水,益肾壮骨宁志;当归、枸杞子补肝血,养肝体以和肝用;再入甘寒质润之麦冬、沙参补养肝胃之阴;入少量川楝子疏泄肝气,又能顺肝木条达之性;再加入白芍、木瓜舒缓筋脉敛肝,伸筋草、鸡血藤舒筋活络,全方共奏益肾柔肝养血润筋之功,使肾精足,肝血旺,筋骨得养而腿自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