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典型案例
2025年09月26日
(二)典型案例
张某,女,43岁。2006年12月16日初诊。刻下症见:双眼微红,干燥,异物感,分泌物呈黏丝状,视物易疲劳1年,用泪然眼液、托百士眼液可暂时缓解。检查:球结膜充血+,荧光素染色可见角膜上皮细点状损缺,泪液分泌试验<10mm/5min,泪膜破裂时间<10秒,全身症状及舌脉均呈肝肾阴虚证。治用一贯煎酌加减,方药如下:生地黄30g,枸杞子15g,当归15g,北沙参12g,麦冬10g,川楝子5g,密蒙花15g,桑叶10g,白菊花10g。7剂。
二诊:患者诉眼红眼干症状较前明显减轻,分泌物减少,视物久后仍有疲劳感,继以前方20付巩固治疗;
三诊:见角膜染色呈阴性,干燥、异物感减轻,继服一贯煎基本方加减50余剂,诸症消失。
按:多与泪液生成不足与泪膜不稳定有关,一般分为蒸发过强型与泪液分泌不足型,中医眼科将后者归纳为肺阴不足与肝肾阴虚,其中肝肾阴虚证多见眼内干涩不爽,怕光怕烟尘,白睛淡红,久视易疲劳或伴异物感,裂隙灯下可见黑睛表层细点状或丝状星翳,可伴有口干少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夜寐多梦,舌红,苔薄,脉细等全身症状,治以滋养肝肾。肝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非柔养不能生其体,非疏散不能还其用。一贯煎用生地黄滋阴养血,补益肝肾,内寓滋水涵木之意,当归、枸杞子养血滋阴柔肝,北沙参、麦冬滋养肺肾、养阴生津,意在佐金平木、扶土制木,佐以少量川楝子,疏肝泄热,理气止痛,复其条达之性,诸药合用,使肝体得养,肝气得舒,则诸症可解。以一贯煎为基本方,酌情辅以密蒙花、木贼草、白菊花、桑叶、蝉蜕之类,疏散风热、明目退翳,对肝肾阴虚所致的角膜病变确能切中病机,收获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