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治疗

(三)治疗

1.急性期予抗感染、退热、营养支持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病情严重或贫血者,多次少量输新鲜血或血浆,增强全身抵抗力。

2.病情稳定时查明原因,及时对症处理,对于伤口化脓感染或盆腔脓肿者,及时切开引流;对于胎盘胎膜残留者,在感染控制和体温下降后清除宫腔内残留物;对于严重子宫感染,经治疗无效,症状加重,出现不能控制的出血、败血症、脓毒血症等,应及时行子宫切除术。病情稳定后,可予中药调理机体,增强免疫力。

产后发热最早见于《素问·通评虚实论》:“乳子而病热”“手足温则生,寒则死”。至宋代《妇人大全良方》首见产后发热之病名:“凡产后发热,头痛身疼,不可便作感冒治之。”妇人以血为本,产后多虚多瘀,治疗当以补血活血化瘀为主治其本,用药不宜过于攻下而损伤阴血,以期达到治病而不伤正的效果,又不可不问证情而补虚。临证时要分清虚实,审因论治,对于感染邪毒、瘀热内阻型的产后发热,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傅青主女科·产后编》论产后发热之治:“决不可妄投发散之剂,当用生化汤为主,稍佐发散之药。”故武教授临床多运用生化汤补血活血、化瘀生新,再配以大黄牡丹汤加减以清热解毒,凉血祛瘀,两方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功,多可获佳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