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方法与结果
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川楝素对照品12.0mg,精密称定,置100mL容量瓶中,加甲醇溶解,稀释至刻度,制成浓度为120μg/mL的对照品溶液。
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川楝子样品 取本品粉末(过4号筛)约0.25g,精密称定,置圆底烧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吸取续滤液40mL,减压蒸干溶剂,残渣用甲醇定容于1mL,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川楝子皮样品 剥取川楝子果皮,按(1)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
(3)川楝子核样品 将川楝子在清水中浸泡24小时后,待果肉泡软后,剥除果肉得到川楝子果核,40℃干燥24小时后,按(1)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
(4)川楝子肉样品 用锉刀磨取得川楝子果肉,按(1)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
3.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吸取川楝素对照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样量依次为2μL,4μL,8μL,12μL,16μL,20μL,在“1”项下色谱条件进行分析。以峰面积Y对绝进样量X(μg)绘制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1.43×104X+2479,r2=0.9993;表明川楝素在0.240~2.4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4.精密度实验 取四川川楝子供试品溶液,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连续进样6次,记录各自峰面积,计算川楝素峰面积平均值为146378,RSD为0.61%,表明本法精密度良好。
5.重复性实验 取四川川楝子供试品6份,按“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进行分析,计算川楝素含量为0.876mg/g,RSD为1.26%,表明本法重复性度良好。
6.稳定性实验 取四川川楝子供试品溶液,室温放置,分别在0、2、4、8、12、24小时进样分析,记录各自峰面积,川楝素平均峰面积为145916,RSD为0.98%,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小时内稳定。见表3。
7.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含量的川楝子果实(0.876mg·g-1)9份,每份约0.12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每组精密加入低、中、高浓度的川楝素对照品溶液,按“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进行分析,结果平均加样回收率100.3%,RSD=1.47%。
8.样品含量测定 分别称取不同来源的川楝子饮片及各部位粉末,分别按“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在上述色谱条件进行分析,进样量5μL,采用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各样品中川楝素的含量。
本实验对三个不同产地的川楝子分别进行了川楝素含量测定,川楝子主要产于我国南方各地,道地产区为四川,因以四川产者为佳,故而以“川”字冠名。而从测定结果也可以看出,以四川产者川楝素含量最高,陕西和湖南产区的川楝素含量也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对川楝子进行药用部位分离处理后,分别得到果皮、果肉和果核,经HPLC检测发现果核中完全不含川楝素,果肉中川楝素的相对含量比果皮高。综合考虑川楝子各部位的重量,还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川楝子中的川楝素,约有80%分布在果肉中,剩余约20%分布于果皮中,而果核中则完全不含。各产地中的川楝素分布有一定差别,但总体趋势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