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成分的研究

(二)化学成分的研究

川楝素已是川楝子中结构明确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由于历年来对川楝素研究较多,对此种活性成分提取、鉴定及药理作用较明确,近些年对川楝子的其他活性成分研究较多。陈玉等采用氯仿提取,湿法装柱,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脱从川楝果实中分得5个化合物,其中正三十烷酸、正三十二烷醇、正十六烷酸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正三十二烷醇具有调节植物生长的作用。昌军等从川楝子水溶性成分中分离出两个新的苯丙三醇苷:川楝苷A(3-甲氧基-5-羟基-9-(1'-O-β-D-葡萄糖)-苏式-丙三醇)和川楝苷B(4-羟基-7,8-(2',1'-O-β-D-葡萄糖)-丙三醇)。采用GC-MS法从川楝子挥发油中分离出61个峰,以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经过质谱数据系统检索、人工谱图解析并查对有关资料,对基峰、质荷比和相对丰度等方面进行直观比较,鉴定出42个化学成分,占总量的69%。其中,己酸(19.63%)、龙脑(1.16%)、异龙脑(2.32%)、棕榈酸(6.44%)、棕榈酸乙酯(4.61%)、亚麻酸(2.93%)、油酸(2.72%)、亚麻酸乙酯(6.45%)、亚油烯酸乙酯(4.28%)为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郭惠等以本地药材川楝子作原料,经烘干细碎,1000g粉料使用石油醚冷浸三次,选择提取其脂溶性活性成分,浸提成分约11.5g。经GC-MS联用分析,该提取物中检出成分46种,含量较高且可分离物质19种,活性成分总量6.71g。确认结构发现:成分中以双环十三(碳)-1-烯和4-(4-乙基环己基)-1-戊烷基环己烯为主,并有少量胺和甾烷等。

川楝总黄酮和多糖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川楝子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70%(体积数)乙醇,料液比1∶30(g∶mL),微波提取7.5分钟;其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3h,料液比1∶15(g∶mL),提取4次。利用过硫酸铵/N,N,N,N′-四甲基乙二胺(AP-TEMED)反应体系和Fenton反应体系测其提取成分的抗氧化活性。

张世琏等对川楝子化学成分的初步分离和各组分杀虫活性进行研究,通过活性跟踪从氯仿提取部分中分离得到一个化合物,其结构由波谱和化学性质鉴定为2,3-异川楝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