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应用

(一)临床应用

蔡屏江等为观察一贯煎加减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临床疗效,选取了56例患者,其中男24例,女32例。其中60~65岁18例,66~70岁20例,71~75岁12例,76~80岁6例,病程均在6个月以上。诊断依据: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①排便时间延长,3天以上1次,粪便干燥坚硬;②重者大便艰难,干燥如粟,可伴少腹胀急,神疲乏力,胃纳减退;③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辨证依据:阴虚肠燥:大便干结,状如羊屎,口干少津,神疲纳呆,舌红,苔少,脉细小数。

治疗基本方:生地黄15g,北沙参(或南沙参)15g,枸杞子15g,麦冬15g,当归15g,川楝子10g,生首乌20~30g,白术20g,石斛15g,玄参15g,甘草5g。5剂为1疗程,大便通畅后停药休息1周,再服5剂,以固疗效。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加减:大便秘结较甚,7~10天以上不解者,加大黄6g(用药汤泡服),大便通后保持大便在日2次时即停用大黄,以免损伤胃肠之气;大便干结难解,在4~6日1次者,加用黄芩10g,桑白皮10g以清肺通腑,大便通畅后保持在日1~2次时停用黄芩、桑白皮;腹胀甚者加枳实6~10g;乏力倦怠明显加黄芪15~20g。

疗效评定标准: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观察一贯煎加味治疗老年性肝肾阴虚肠燥便秘的通便效果。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分为治愈:2天以内排便1次,便质转润,解时通畅,短期无复发;好转:3天以内排便,便质转润,排便欠畅;未愈:症状无改善。结果治愈38例,好转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86%。

一贯煎出自《续名医类案》,由北沙参、麦冬、当归、生地黄、枸杞子、川楝子组成。魏柳州运用此方,尚多加减方法,用治大便秘结亦多有效验。临床运用此方治疗老年性便秘时,结合患者住处属亚热带气候,天气炎热时间较长,每年4~10月气温均在28~35℃,有时可达39℃。人多伤津耗液;气津两伤,老年人甚之的情况,增加生首乌、石斛、玄参、白术等几味具有滋阴清热通便和健脾的中药,用来治疗肝肾阴虚,大肠津液不足导致的老年性便秘收到了良好效果。

《内经》认为“肾主五液,司二便”“肾者水脏,主津液”。人到六七十岁,肾气虚衰,肾精不足。而肝肾乙癸同源,肝藏血,血为精气所化生。肾精不足,五脏皆虚,且血也随之虚少。精血虚少,必然导致大肠中的津液不足,便秘之症旋即生成。大便长期秘结,腑气不通,影响脏腑气机正常升降,又可变生出诸多症状。一贯煎加味,实为秉承吴鞠通“以补药之体,作泻药之用”的精神。一贯煎补肾阴而滋水疏肝,使新增之液,得肾水之滋,而成有源之水,源源不竭。故停药之后较长时间内得以保持大便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