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临床应用
蔡学兵为观察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虫类药物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选取80例患者,均按WHO帕金森病的诊断及命名标准选取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病程15天至12年;年龄(67±11)岁;女14例,男26例;既往脑出血者8例,脑梗死病史22例。对照组40例,病程3个月至10年;年龄(68±11)岁;女15例,男25例;脑出血4例,脑梗死病史28例。2组在起病类型、伴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方法:40例对照组患者仅多巴丝肼片实施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虫类药物,药物组成:全蝎5g,僵蚕8g,水蛭3g,白芍、当归各10g,麦冬、甘草、沙参、川楝子、生地黄、枸杞子各15g。水煎,1剂/日,分2次服用。观察3个月。统计学方法:统计软件采用SPSS11.0进行分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治疗结果,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80%,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如今虽尚不能对PD进行根治,但可以恢复部分变性的神经细胞。在中医学中属于脑病中颤证范畴的帕金森病,依照《医学纲目》记载:“风颤者,以风入于肝脏经络,上气不守正位,故使头招面摇,手足颤掉也。”在中医学中其病理实质被认为在于气血两虚、肾肝阴虚,症状表现为行动徐缓、强直、颤证等。最近几年来,随着中西结合的发展,进一步了解认识了这种疾病,也深入了解分析了其病机病因。认为其发病多为变换不一,互相兼杂,诸虚并存,或本虚标实所引起。结论:该症的关键在于“虚”,由虚致脉络瘀阻,筋脉失养,气血不足;由风动而致颤,而风动系虚引起。
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虫类药物由生地黄、川楝子、僵蚕等11味中药结合而成。中药学理论认为:水蛭入肝经,性平,味辛咸,功能逐瘀破血,适用于多种因瘀血所致的病症;生地黄性微寒,味苦,入肝经、心包经、心经,功能安神除烦,消痈凉血,祛瘀活血。两药相合,善破脏腑经脉之一切瘀血,故破瘀活血力强。僵蚕入肝肺经,性平,味辛咸,功能散结化痰,止痛祛风,止痉息风;全蝎入肝经,性平,味辛,功能止痉息风,止痛通络,散结解毒。僵蚕、全蝎相配,止痉通络,息风平肝力强。此三味虫类药物相配伍,既提高了息风平肝之能,又增强了化瘀活血之力。现代药理分析:水蛭可直接将FⅡ抑制,其体内外抗血栓作用均强,抗血栓与抗凝作用较强,还对动静脉血栓、微血栓均有效;对FⅡ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及FⅡα激活因子Ⅻ、Ⅷ、V等均有抑制作用,亦具有蛋白水解作用。全蝎具有一定的免疫活性,并可将心肌的收缩力增强,凝血时间也会延长。具有抗惊厥与催眠作用的僵蚕含有一定量的草酸铵,实验表明其可抑制肿瘤生长,具有一定的免疫活性,更能使机体免疫力得到提升。除多巴丝肼片之外,其相关制剂都能够提高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并且能够有效缓解病情。在联合应用其他类型药物时,不但能够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还可使患者多巴丝肼片的用量逐步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