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讨论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多见于中老年妇女,属中医学燥证或燥痹范畴。临床上除有唾液腺和泪腺受损而出现眼干、口干外,尚有腺体外其他器官受累而出现多系统损害的症状,如肾、肺、消化系统、神经等损伤。治疗上相当棘手,如不能及时控制病情,可危及生命。西医多用替代疗法和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副作用多且疗效不肯定。目前中医药的治疗对缓解病情、改善症状有非常明显的作用,是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一个有效手段。
本病90%为女性,中年者多。“女子以肝为先天”,女性具有特殊生理病理特点,易耗伤阴血,阴血亏虚,津枯液涸,轻则肺胃阴伤,重则累及肝肾,导致肝木失涵,“治病能治肝气,则思过半矣”,因此治疗应酌情予以疏肝养血、滋养肝肾之品。中医学认为,肝主藏血,开窍于目,肝肾同源,肝肾阴血不足,目窍失养,故可见眼目干涩。阴液亏损,致津液枯涸、脏腑不荣而燥象丛生,故口干鼻干,皮肤黏膜干燥及鼻唇黏膜干燥。病久入肾,真水渐竭,致阴虚难复,且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亏故骨酥齿摇。临床可见牙齿齐根脱落,齿根发黑的“猖獗齿”表现。由于干燥综合征可同时累及多个脏器,受累脏器的部位和程度也不同,故临床表现可多种多样。
一贯煎重用生地黄为君,滋阴养血以滋补肝肾;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滋阴养血以生津,助君药养阴而为臣;更以少量川楝子疏肝泄热,平其横逆而为佐使。全方补肝与疏肝并用,甘润滋养而无滋腻之弊,苦寒疏肝而无伤阴之虞。出现腰酸膝软、小便清长为远端肾小管病变,尿液酸化功能减退;治以滋阴填精、益气生津,加重补肾之药,如何首乌、枸杞子、桑椹子、肉苁蓉、龟板等。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生地黄主要含甾醇类和多糖类成分,它所含的黏液质能促进唾液腺、胃腺、肠腺分泌增强,使唾液、胃液、肠液分泌增多;沙参中北沙参具有抑制免疫和抗变态反应作用,用于干燥综合征既能抑制免疫,又能改善口干、咽痛、唾液减少、肺间质炎、咳嗽、咯痰、气急及口腔溃疡等症状;南沙参则能提高细胞免疫,本病可同用,既可抑制体液免疫又可保护细胞免疫。麦冬是重要的养阴生津药,亦含有黏多糖,能促进腺体分泌,《本草纲目》记载:“麦门冬以地黄为使,服之令人头不白,补髓,通肾气,定喘促,令人机体滑泽……”意思为麦冬与生地黄同用,可以补肾泽身;当归、枸杞子能显著增强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免疫低下时,免疫增强作用更加明显。根据中医学对干燥综合征病因病机的理解、一贯煎方义的解析及药理研究的深入,特别是临床疗效的验证,可以得出应用一贯煎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燥综合征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