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药理作用
1.抑菌作用 中药枸杞子浸出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M.lysodeikticus菌、伤寒杆菌H901、伤寒杆菌O901、甲型副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丙型副伤寒杆菌、鼠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炭疽杆菌(无毒株)、鼠疫杆菌(无毒株)、白色念球菌等17种细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2.抗诱变作用 张涛等以小鼠为研究对象,以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率为指标,研究了枸杞子水提物对丝裂霉素C诱发微核的拮抗作用,发现枸杞子具有明显的抗诱变作用,并且证实这种作用在雌雄小鼠间无明显差异。抗诱变作用既可预防、减少体胞的癌变,又可保证人类生殖细胞和胚胎细胞的正常生长发育,减少遗传病、畸形的发生。因此,抗诱变研究不仅对肿瘤防治,而且对优生优育均有重要意义。
3.降血脂 王德山等对枸杞子液降血脂及肝脂作用的量效关系及毒性反应进行了研究。分别用1g/kg、2g/kg、4g/kg(生药剂量)枸杞子液给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灌胃10天。结果表明:不同剂量枸杞子液均有明显降低血中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作用以及降低肝内TC、TG的作用。实验结果还显示,1g/kg枸杞子液剂量组的降脂效果不如2g/kg、4g/kg剂量组明显,表明枸杞子液的降血脂效果具一定的量效关系,即适当增大枸杞子液剂量可增强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及肝脂的降脂作用,但对血细胞、肝功能、肾功能未见不良影响。因此,枸杞液具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作用。从枸杞子液对肝内脂质影响的作用来看,枸杞子液对脂肪肝病的预防应予重视。李红学等研究还发现,枸杞子具有显著阻止灌饲胆固醇、猪油家兔血清胆固醇增高的作用。
4.降血糖作用 杨新波等研究了枸杞多糖(LBP)对正常小鼠的血糖和糖耐量的影响及对四氧嘧啶致高血糖小鼠的保护作用。分别给正常小鼠灌胃(ig)LBP50mg/kg及100mg/kg,可使血糖明显降低(P<0.05,P<0.01);给四氧嘧啶(72mg/kg中毒小鼠LBP100mg/kg,ig,qd,高血糖水平亦明显降低(P<0.05);预防给药LBP100mg/kg-1及50mg/kg,可使四氧嘧啶中毒小鼠的血糖接近正常或维持在较低水平(P<0.01);糖耐量实验表明,LBP100mg/kg可明显对抗正常小鼠给5g/kg葡萄糖引起的血糖升高(P<0.01)。结果提示,LBP对正常及糖尿病模型动物均有降血糖作用。
5.抗衰老作用 闫秀英等报道了枸杞子对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肝脂类过氧化作用的抑制。用枸杞子加水制成匀浆给大鼠连续灌胃9天(1次/日),然后肌肉注射CCl4,24小时后处死,取血清和肝匀浆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枸杞组大鼠血清和肝匀浆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枸杞子具有抑制CCl4致脂类过氧化的作用。李明等研究发现,枸杞多糖具有抗脂质过氧化及提高SOD活性的作用。石瑞如等研究发现,心肌β受体最大结合容量(Bmax)在3、8、15月龄大鼠组间无显著差异,26月龄组显著降低。枸杞子可显著提高26月龄大鼠心肌β受体Bmax。表明衰老大鼠心肌β受体密度降低,枸杞子可使之显著升高,提示对心肌β受体数目的调节是枸杞子发挥抗衰老作用的分子基础之一。
6.对铅免疫毒性的拮抗作用 近年来很多研究表明,人和动物长期接触低剂量的环境污染物能引起免疫功能的变化,这种变化往往出现在其他毒性症状之前,所以免疫功能的损伤是机体接触外源性化学物质早期敏感的指标。尹秀琴等研究发现,小鼠每天每只200mg枸杞子水煎剂灌胃14天和30天,对小鼠正常免疫功能无明显地增强作用,而这一低剂量可明显对抗铅降低外周血T淋巴细胞数,抑制迟发型变态反应和降低抗体效价等免疫毒性。表明枸杞子对铅的免疫毒性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7.其他作用 枸杞子水提液可延长小白鼠存活时间(延长67.3%),枸杞子对老年大鼠的一些内分泌激素(T3、T4)具有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