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楝子的毒性作用
1.对肝肾的影响 可发生急性中毒性肝炎;出现转氨酶升高、黄疸、肝大叩痛。川楝子可使肝脏中TNF-α水平升高,并使肝组织NF-κB,ICAM-1的表达增强,通过炎症反应加重肝细胞的损伤,最后导致肝损伤。川楝子所致大鼠肝损伤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有关,并可引起内脏出血,造成循环衰竭,肾脏亦可造成损害,出现蛋白尿等。赵筱萍等使用荧光探针FDA标记的HepG2细胞模型及细胞荧光显微图像自动分析法,对川楝子的23个化学组分进行快速筛查,发现5个组分具有明显毒性。对其中的2个组分进行液质联用分析,推测鉴定了10个化学成分,制备并鉴定出其中3个成分的分子结构(meliaseninB,trichilininD,1-O-tigloy-1-O-debenzoylohchinal)。进一步实验研究发现,这3个成分对HepG2细胞呈量-毒关系,提示川楝子中这些成分可能引起肝毒性。
2.对肌肉的影响 川楝子服用后可能会导致肌无力症状的出现,但停药后症状会予以消除。
3.胃肠道的刺激 大量服用1~2小时内出现消化不良反应,胃肠道刺激症状、腹痛、恶心、呕吐、腹泻。
4.对神经、呼吸中枢的影响 对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神昏、嗜睡、烦躁;呼吸困难,甚至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5.妊娠毒性 川楝素的毒性除了神经肌肉系统症状,还有较强的妊娠毒性。王小娟等研究川楝素的致流产作用及机制中,用ELISA方法分析血清和子宫组织中IFN-γ和TNF-α的水平,用免疫组学分析法检测子宫内膜T淋巴细胞,结果发现川楝素的致流产作用呈剂量依赖性,随着注射剂量的增加,小鼠的流产率逐渐上升。川楝素能显著提高小鼠血清和子宫组织中IFN-γ,TNF-α水平及增加子宫内膜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量,推测川楝素的妊娠毒性与子宫内免疫性指标改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