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思想传统的延续与更新(Ⅱ):墨
据说,墨子一系的起源也与仪礼之学有关,《汉书·艺文志》称,“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1],似乎这也多少有些根据,因为《吕氏春秋·当染》中曾经记载了一则故事,说“鲁惠公使宰让请郊庙之礼于天子,桓王使史角往,惠公止之。其后在于鲁,墨子学焉”[2]。看来,墨子与孔子同样生活在文化气氛十分浓郁的邹鲁之地,学术渊源也应该颇为近似,因为他曾经向史角的后人学习郊庙之礼,所以《淮南子·主术》说:
孔丘、墨翟修先圣之术,通六艺之论[3]。
而在《要略》中又一次说到:
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
但是,比孔子晚了一代的墨子[4],似乎对孔门儒者有相当多的不满,所以《淮南子》接下来就解释说,这是因为他“以为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5],进而对前面我们所说的仪礼传统的儒家说解进行了激烈的批评,根据《墨子·公孟》等篇的记载,这些批评大体上有四个方面。
墨学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