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信吉·迪·恩达逊
吉·迪·恩达逊先生:
最伟大的英雄冲进前面的战场,
器宇轩昂——
在朗诵这行诗的时候,我们受“前面”这个单词的前冲力的影响,一直跑到“器宇轩昂”才停下脚步。我们不愿意浪费我们的呼吸,一口气念完所有单词,才肯休息。
这在你们的英语中是不可能的。你们的单词脾性十分固执。他们个个奋力打破呼吸的管制,各行其是。She was absolutely authentic,new,and inexpressible.(她是绝对可信的,新奇的,无可描述的。)这句话中那几个形容词全昂首挺胸,把呼吸的空气像足球似的,从一个头上踢到另一个头上。
每种语言都有与生俱来的走路姿态。这种姿态升华为舞蹈,也就形成它的韵律。现在,让我们看一看,我们语言是一副什么模样。
你在信中说,我们讲孟加拉语,拖长句首的元音。究竟拖多远,没有硬性规定,全凭我们的意愿。如果不想强调某个单词,一口气就可读完一个句子。如果想加强某个单词,拖长的元音就只影响句子的一部分。举个例子:
你想一想原始人凶残的兽性吧。
读这句话,我们可以把每个词念得一样整齐。
孟加拉诗行的每个音步的首部,都有一个拖长元音的单词当“上尉”,它后面几个忠诚的单词步伐整齐地行进。应为一个个这样的“上尉”配备多少当士兵的音节,要遵照韵律的规则,做出决定。
先看一下“波雅尔体”的格式吧。“波雅尔体”是四音步诗体。我相信,“波雅尔体”这个单词,是“四足”演变而来的。它的一个个音步,受制于一个个拖长元音的单词:
摩诃婆罗多的故事琼浆一样甘甜,
伽斯罗摩达希说,聆听等于行善。
剖析诗体,应看清楚一个个拖长的元音,制控几个音节。否则,粗略地说,一行有十四个字母,就可称为“波雅尔体”,那么,其他多种诗体,也可称为“波雅尔体”了。下面的每行诗中都有十四个字母:
三月之夜,屋里点亮灯光。
一阵南风在胸前自杀身亡。
我不能说这两行诗是“波雅尔体”。因为,一个拖长的元音只控制六个音节。
下面是十四个字母组成一行诗的又一个例子:
朝霞映照东方的云团,
只看见太阳车的一半。
大家看到,每个音步有八个音节,才可称为“波雅尔体”。八个音节,也可分为两个四音节。但那样做,“波雅尔体”的步子就小了。事实上,呼吸徐长、步履缓慢的格式中,“波雅尔体”音步的特质才能显现出来。以四、四音步的方式迈腿,“波雅尔体”一摇一摆地行走,它的脚下才有节奏。比如:
利箭射来,英雄倒在地上。
这种诗体,只能干轻活儿。它扛不动沉甸甸的复合辅音。拖着十七、十八音节的诗行,它绝对跑不远。四音步诗体,是“波雅尔体”的孪生姐妹。它踩着八个音节行走,只是它脚上韵辙的足镯声较大。
光看外貌确定诗体的种类,可能犯错误。下面举一个例子。有一天,六音节诗体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它的模样是这样的:
冬季的第一个月,衰草上露珠晶洁,
呜呜作响,寒风凛冽,吹得人簌簌发抖。
写完这两行诗时,我忽然意识到,从结构的角度而言,它与四音步诗没有任何差别。所以,读者可以拖长元音,念成八个音节。从此,我把传统格式搁在一边,写起了四音步诗。
读四音步诗,要用称作“卡瓦里”的苏菲派颂神歌曲的那种节拍。而念我写的上面的诗,要用“埃克达拉”的节拍。“卡瓦里”歌曲,每两个节拍后是一个停顿,而“埃克达拉”歌曲,每三个节拍后是一个停顿。您如了解我国歌曲的节奏,就能明白我说的这些话。
孟加拉诗体的音群基本上可分为三类,即,两个音节的音群,三个音节的音群,以及偶数和奇数音节错杂的音群。
“特里波迪体”“波雅尔体”和四音步诗体中,有两个音节的音群。这些诗体,可承受重物。因为,二音节、四音节、八音节,是四方形的。所以,世界上有脚的动物,不是有两只脚,就是有四只或八只脚。在孟加拉文学中,它们是史诗的载体。
孟加拉诗体,可分为偶数音节的诗体、奇数音节的诗体和偶数音节、奇数音节错杂的诗体。不啻孟加拉诗,其他语言也是如此。我不相信,其他语言诗行的音节还会有别的分类方法。那么,孟加拉和别国诗歌的差别在哪儿呢?主要在音节的形体中。
孟加拉语和英语的最大区别在于,孟加拉单词中拖长的元音,比英语多。但我在写给您的第一封信中说过,这种现象仅出现在文言文中。孟加拉白话文则恰恰相反。白话文的单词互不接触,保持着自己洁净的身子。它们像英语单词那样,谁碰谁的身子,是说不清楚的。
我在上一封信中已说过,孟加拉白话文的声音,是由辅音撞击出来的。单就发音而言,比起梵文,它与英语的共同点更多一些。因此,孟加拉白话文的音节种类,丰富多彩。
用文言文写的诗行,像有许多空隙的网,而用白话文写的诗行,字母与字母挤得很紧。
有关韵律的话题,我讲完了。我不知道,我用孟加拉诗体的方法,划分英语诗的音步,是否合适。我对英语韵律学一窍不通,因此,这种冒险的做法,对我来说,或许就容易一些了。印度孔雀王朝的大臣贾诺科想劝别人不说话,可别人早把话说完了。你们知道,“angel”(天使)也有怕去的地方,可傻子去哪儿都无所顾忌。天使并非因为谨慎而总是获胜,而是常常上当受骗。蠢人冒点风险,有时可能战胜对方,这是我的期望。我举了英语诗的例子,这对于您来说是容易理解的。这不是炫耀我的学问,而是暴露我到底有多少学问。
您忠实的泰戈尔
1917年
[1]英迪拉·黛维的丈夫,泰戈尔的侄女婿,《绿叶》主编。
[2]印度古代大诗人迦梨陀娑的一部长篇抒情诗,描写被流放的小神药叉托雨云把他的思念带给远方的妻子。
[3]泰戈尔1890年发表的一部诗集。
[4]指印度有人造谣,说《吉檀迦利》不是泰戈尔自己翻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