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众不同
某日妻子说,女儿觉得压力有点儿大,心里很烦。说是女儿这次考试成绩比往常好,某门课程的分数比科代表还高,结果两个好朋友不陪她玩了,还有同学说她是因为作弊才考得好。我说,没事,过两天就好了。没多久妻子陪女儿参加了同学的生日会,看着她们在一起快乐地玩耍,好像也看不出什么隔阂了。
为了稳妥起见,在女儿休息前,我给她分析了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她如何处理,尽管她似懂非懂,但是肯定听进去了一部分。我说:“人与人之间,有四种认识,你认识自己,你认识他人,他人认识他人,他人认识你。其中你如何认识自己非常重要,其次是他人如何认识你和你如何认识他人,最后是他人如何认识他人。第一种认识决定你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第二种决定你是否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三种就不要投入精力了。就考试成绩的事而言,只要你没有作弊,就不要担心。”女儿问:“如果有人跟老师告状呢?”我说:“那是他人如何认识他人的问题,你当作不知道就行,要相信老师是不会冤枉好学生的。”我还跟女儿讲:“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这次比原来考得好很多,你也不要说你很用功,也不要说是运气好,就把你考试答题的方法给别人讲一下,别人之所以质疑你,是因为你成绩的突然变化,你不要把一次的好成绩当作炫耀的资本,更不要骄傲,要努力提升自己平时的成绩,当同学们都接受了,也就不质疑了。爸妈对你的成绩没有过分地关注,但是一直关注你是否努力,有没有偷懒,一次成绩的好与坏,代表不了什么。”女儿听了我的分析,安然地睡去。
人都有攀比的心态,还往往会滋生出嫉妒心理。一个人要变得出众,与众不同,就得接受来自外界的质疑。别人怎么看,怎么说,你左右不了,但是你却能掌控自己的想法和心态。你左右不了他人,但是可以掌控自己,不要因为外界的风言风语,就自乱阵脚,忘记了目标,更不能为了博得别人所谓的理解而盲目从众。
我曾经也有过这些烦恼。很多年前,我放假后要帮家里干活,别的小伙伴则在玩耍;上中学时,同学之间经常串门走动,而我待在学校的时间居多;大学时,同学们放假就去旅游,我囊中羞涩,只能在校园游走。同学们说我不合群,我也感觉自己和他人不一样,为此烦恼不已。但是时过境迁,回顾往事,感觉这些根本就不算烦恼,别人看你,只是说说而已,其实每个人关心的还是自己,他人都是酒足饭饱后的谈资,谈完了就烟消云散了。因此,我们别太在意他人,而要关注自己,专注于自己的目标。
一个人的出众,往往是从与众不同开始的,千万不要因为与他人不同而苦恼,也不要委屈自己去盲目从众,不要试图让所有人都接受你,因为你做不到,也不可能,更没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