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限感

界限感

自然界的运行有自己的规律,世界也有自己的秩序,有些东西被打破了,就会带来不平衡和麻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亦有亲疏,有些关系亲不得,疏不得,我们把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关系,定义为界限感。很多人人际关系紧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界限感缺失,或者界限越位。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等等,任何一种关系处理不好,都会影响一个人的人际交往体验。亲子关系中,很多父母把子女当成自己的财产,处处控制,造成子女对父母的依附,这是父母越界,最终影响了孩子的成长;还有很多父母把子女当朋友,和孩子无话不谈,最终用自己的价值观支配了孩子,很多“巨婴”也是因此而产生的。虽说子女再大,在父母的眼中都是个孩子,但子女长大成人后,就要当成一个大人对待。很多的父母在子女成家后,依然对子女的小家横加干涉,子女婚姻中出现了矛盾,不给子女处理夫妻矛盾的空间,强行介入,最终使得子女家庭破裂。

夫妻是共同陪伴时间最长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组合,夫妻之间的界限也不能打破,所谓如胶似漆,也许只在一个阶段存在。我们在新人婚礼送上的祝福,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要实现,需要夫妻双方共同的努力。夫妻之间的界限感,在于双方有各自的事业和爱好,有自己的朋友圈子,而这些圈子有一定的重合,也有各自独立的空间。夫妻有共同的朋友,可以解决安全感的问题,双方都知道对方在做些什么;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就有了交流的基础。夫妻双方有各自的事业追求、志趣爱好、朋友圈子,才能保持各自独特的个性,彰显生命的价值。很多夫妻离婚,并不是因为有了所谓的外遇,这只是表象,究其根源,很多都是爱还在,感情还有,就是没了感觉,没了激情。这也是夫妻之间缺乏界限造成的。

朋友之间的关系,同样也有界限。世间没有真正无话不说的朋友,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隐私边界。所谓朋友,是有共同的行业、信仰或爱好等形成的,一旦超出了共同的空间,关系可能不会更紧密,反而会被破坏。朋友之间的关系,也不是完全的平等,准确地说叫有限平等,朋友之间依然有长幼、尊卑、职务、家世方面的差别,我们要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寻找平等,而不是无视差异。

一个年轻人,说自己和老师是朋友,他说他向老师提出老师的合伙人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我笑而不语,心想,你怎么知道老师不知道呢?老师知道,跟老师说了何用?如果老师能解决,也就没有说的必要。人的成长中,知道得多是有益处的,但说太多会带来麻烦,甚至造成伤害。

职场的关系也同样复杂。有句话叫不要在企业内交朋友,很多人可能不理解。我来说说我的认识,企业中的大家是因为有共同的目标走在一起的,是因为信仰而形成一个团队,有目标,就要求团队的所有成员都理性。公司内部要营造公平公正的氛围,就不能有拉帮结派、自立山头的情况。当然在企业内,不是不能谈感情,而是感情要退居其次,企业内同事的关系是战友关系,是将军与士兵的关系,能打胜仗,抢占山头是第一位的,在这个目标完成的前提下讲感情,千万不要排错了序。普通同事之间感情搅和在内,难免感情用事,你因为“善良”,告诉了对方很多秘密,结果对方添油加醋,改头换面,变成了他邀功请赏、升官发财的资本。为什么很多家族企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会停滞,或者分崩离析,最根本的因素还是因为感性取代了理性,或者感性多于理性。

在企业做领导,要使得下属信任你,但是又不能变成透明人,这也是要用智慧去处理的。我曾认识一个朋友,周末晚上拉着下属打牌,甚至打通宵,下属赢也不是,显得领导不高明,输也不是,本来工资还要养家糊口。最终领导和下属成了狐朋狗友,公司管理一团混乱,这个当领导的朋友也被迫提前退休。在职场,界限感清晰,就是讲政治,能力固然重要,但不讲政治仍然危险。

人与人之间的界限,要去观察,体悟,感受,调整,执行。界限感的把握很难,但有价值,值得花心思和精力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