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还是老样子

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还是老样子

记得《中国诗词大会》中有一个快递小哥,古今中外的诗歌能倒背如流,好像才华对一个人改变经济状况并没有直接关系。那么是读书学习真的没有用吗?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导致读书无用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几个方面。

当故事一样读书

很多人读书,只当看故事,哈哈一笑,或者掉几滴眼泪,根本不能和自己结合起来;有的人读完后,就用书中的教条去要求别人,如书上讲了,你这样做不对,应该如何如何。他们学习,不去改变自己的习惯,不修正自己的行为。

只当学习知识

有一些人,知识渊博,才高八斗,但依然没能活出不一样的人生。这样的人有一个共性,讲的时候高谈阔论,但都是正确的废话,只会纸上谈兵。你会发现他们讲的都是转述别人的话,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甚至讲出来的都是二手三手的信息,基本毫无价值,但自己却沾沾自喜。

简单地以为学习了就能改变

很多人认为只要学习了,改变命运就是水到渠成的事,结果书也读了,课也上了,圈子也混了,但是自己依然没有长进。久而久之,就会开始鼓吹读书无用论,什么书是骗人的,鸡汤有毒,成功学就是洗脑。培训学习,只能教给你方法,帮助改变你的认知,提供一个思路。但是路子对不对,方法是否得当,需要你根据所处的环境和现状去权衡,试错后调整,正确的继续坚持,但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想当然地照搬。

真正的高人都是读书的,而且阅读量都很庞大。读书并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也不是为了炫耀,更不是为了找出更多的论据去约束别人。真正有用的读书是为了学以致用,为了改变自己的认知,改变自己看世界、看他人的角度和方法,并弄懂自己内心的真正需求。读书是把死的知识变成活的智慧,活学活用,用以指导实际的工作和生活。抱有学习了知识就能改变现状的思维是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是把复杂的问题人为简单化,是想走捷径。

学了再多知识,如果不能和自己的实际结合起来,没有空杯心态,不去和软弱的小我诀别,不去改变认知、行动、思维和习惯,不去将学到的东西应用于实践,变成智慧,也就没什么用。

抱这样的态度读书,书读得再多,也只是让世界上多了一个书呆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