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谓的爱,其实都是善意的绑架

你所谓的爱,其实都是善意的绑架

几年前,面试一个年轻人,在国企的工地上做技术员,刚工作一年多。年轻人长得很高大,但并不阳刚。我问他,为什么选择回老家工作?他说父母年纪大了,需要照顾。我问父母多大,他回答父母还不到五十岁,都还在上班。我问了句,到底是你离不开父母,还是父母离不开你?年轻人顿了顿,很不自信地回答道,是父母离不开自己。

曾经在一个培训课堂上,老师讲,公司招聘员工要招聘成年人,而且不能仅是生理年龄意义上的成年人。在公司这么多年,我发现面试有父母陪同,面试完还要说和父母商量的求职者,最终都没能在一个岗位上坚持两年。由于和父母商量过,是父母拿的主意,干得不爽的时候,都可以将责任归结于父母,而自己毫无责任。

很多父母,出于爱,不让孩子受到一点委屈,吃一点苦,帮孩子择校、择业、择偶,全盘包揽了孩子的选择,培养出一个个“听话”的乖乖子、乖乖女,孩子成年后,遇到任何问题都要找父母拿主意,但社会在进步,环境在变化,没有任何一个父母能保证自己拿的主意永远正确,自己能扛过自然规律永远不离开子女。

我们都渴望子女成龙成凤,培养听话照做的孩子,实际上是训练孩子的执行力,但仅仅会执行只能做基层的工作。在企业内,中层干部靠责任,高层干部靠决策,只会听话的孩子这两者基本上都很难具有。还有很多父母只求孩子平安健康,不要求干多大事业,在父母的庇护下孩子能够安全,但庇护伞没了呢?

一个人首先要学会独立,独立地生存生活,独立地思考决策,独立地承担责任,才叫作成年人。一个孩子衣食无忧地长大,不去劳作创造,如何学会独立地生存?不会思考决策,什么事情都问爹妈,怎么能思考自己走什么样的路?遇到困难就抱怨,遇到责任就逃避,如何能出人头地?

因为吃过太多的亏,栽过很多跟头,如今面试时,凡是有家人朋友陪同的,凡是回家要和父母配偶商量的,我们都要认真考虑下,大多不会录取。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或者一对问题父母。

作为年轻人,对父母要怀有感恩之心,更要学会逃脱父母的控制,勇敢地做一个独立自主的有担当的人。作为父母,不要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要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和空间,不要控制和规划孩子的未来,因为你也无法为孩子负责。

父母与孩子最好的关系是:在一起,其乐融融;分开时,各自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