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坚持在朋友圈写作
不知不觉,坚持在朋友圈写作长文(个人以多于600字为长文定义)已经一年有余。除了早起开车,或者前夜宿醉导致第二天晚起外,坚持写作这件事基本在每天早晨起床后至上班前的这段时间里办到了。很多朋友也许会疑惑我的目的,有的人认为我是为了炫耀博得点名声,有的人认为我不务正业要转行,甚至认为我要教训并改变他人,其实这些都不是我的初衷。我之所以拿起手机写作,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我的文笔其实并不好,起码以前不好。当我成为一名民建会员后,需要报提案和社情民意,但以前的视角是为了把企业经营好,把项目承接回来,关注外界和社会的精力实在太少。为了写好提案,我不得不将我的眼光投向外界,于是想了个办法,观察外界,发现问题,利用朋友圈,写一些所谓的议论文。久而久之,观察力和写作力有了一定的提升,现在写提案也没有当初那么做作了。
我是一名民营企业主,日常免不了要开会发言,主持会议,介绍公司等。一群人在一起讨论开会,没有主题,没有准备提纲,信口开河地讲话,实际上是浪费众人的时间。霸占他人的时间与霸占他人的钱财一样,都是强盗,于是我尽量地提升自己讲话的效率。我发现凡是成功的人士,都是演讲高手,他们的演讲主题鲜明,条理清晰,且言简意赅,甚至很多人演讲时没有一个多余的字,而且时间卡得也非常准。
一场完美的演讲,需要精心的准备,需要大量的阅读,进行分析归纳,那么写作就是最好的锻炼手段。我不想做一个平庸的人,也不想企业在我的管理下经营惨淡。于是我开始大量阅读,进而开始写作,也寻找各种机会站在台上,练习我演讲的胆量。
写作后有很多种方式发布,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美篇等,或者储存在电脑里,但最终我选择了朋友圈这个阵地,主要是因为互动性强。写得好的有点赞,引起共鸣的有评论,写得不好的朋友爱理不理,通过反馈,我会发现我的不足并进行修正。一个人公开承诺一件事情,比只埋藏在心里,完成率要高。
我和朋友们交流的时候,会故意说我一年要阅读多少本书,写作多少篇文章,其实是先将牛“吹”出去,接下来自己不好意思不兑现,逼着自己坚持。实际上朋友圈的朋友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人都有虚荣心,我也不例外,有时候朋友见面,对方说每天都看我写的文章,我也非常享受。给予一个人所做的事情以肯定和鼓励,有时候比给钱更能起到激励作用。我还会定期地把朋友圈的文章转发到公众号,不过通过朋友圈转发的也不多,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汇总统计。
以前我外出办事,喜欢拿一个小包,现在提一个可以装下A4纸的提包,或者背上背包,最主要的是包内能装下一本书,以便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阅读。当然不一定时时处处都背着包或者提个包,没有带书的时候,我就拿起手机码字,因为写作是更高级的阅读。因此,文章逐渐写得越来越长,写得越来越多。写得久了,感觉写作也没有那么难,我会提前一两天确立命题,用闲暇时间构思,写的时候就一气呵成,2000字的文章大约需要1个小时,占用的时间也不是很多。
我有好几个朋友,在坚持跑步、坚持游泳、坚持练习书法,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对书法也感兴趣,锻炼身体对我来说也非常紧迫。但是干一件事情,最起码要干出点儿成果。尽管很多朋友夸赞我写的东西还不错,但我深知目前还是业余水平,还需要多加努力,水平还要提升,还要坚持,不敢松懈马虎。2021年5月,由于作息比较规律,完全坚持到了平均每天早晨写作2000字。商务应酬和朋友聚会是免不了的,上班时间工作是马虎不得的,工作之余的培训学习也不能省掉,周末还是要陪陪老婆孩子的,除此外我基本上没有其他嗜好,我把能挤出来的时间,都用于读书和写作。创业很难,做领头人就更难,千头万绪都得顾,既要顾得上,还要顾得好。我靠写作来锻炼我的意志力,进而将意志力用在企业经营中。尝试是可以的,但是在主业上做太多的尝试,犯的错就多,成本就大,因此只好花少点时间和精力在其他方面演练。他人给多一点鼓励,或者带点嘲讽,其实都不打紧,毕竟每天要面对很多事情,还是脸皮厚些好。
做任何事情,其实没有必要做太多的解释,就算做错了也不需要纠结太多,下次改正错误,做得更好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