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清晰、人云亦云和科学思考
以前提到坚毅,我们会用“有毅力的坚持”解释,通俗点则会用“傻傻地坚持”替代,但我们真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依然没有毅力和意志去坚持,也做不到“傻傻地坚持”。有一天,我读了一本叫作《坚毅》的书,才知道坚毅有六层含义。
同样,情商二字,绝对不仅仅是情绪的管理能力,也不只是换位思考。情商的提出者,出了一套五卷本的《情商》。同样地,情商也有六层含义,包括自我激励能力等。概念不清,概念理解得不深,最终也很难指导好实践。
以前碰到一位年轻的老板,他说他很焦虑,我说为什么很焦虑,他说公司有30多人,他感觉有点失控,因为他不能同时知道他的每一个员工都在做什么。我说没必要人人事事都要你管啊,他说那怎么行,不管他心里不踏实,我也就没再多说什么。
管理的终极目的是不需要管理,团队里的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目标,并能找到达成目标的方法,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人其实是不愿意被管理的,但需要被指明方向,给予激励,给予反馈。年轻老板一定知道管理的相关概念,但是却没有接受,没有深刻的理解,因此行动与概念相悖。要深刻地理解一个概念,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要有一定的领悟力,还要有一定的实践经历。例如你给一个男人说生孩子的痛苦,他绝对没有一个生过孩子的妇女领悟得深刻。
“人云亦云”,为什么要提到这个词语?因为现实中太多的人自认为自己做的都是正确的事情,应该做的事情,但很少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到底在做的事情是否有价值、是否正确。其实我们都很盲从,放假时高速路上的拥堵,景区的爆满,都是盲从的结果。
一个人未来是否能够成就一些事情,跟他的三观有很大的关系。有高人讲,一个不读书的人,他的世界观来自他最要好的十个朋友。很难想象一个保安能和一个上市公司董事长或者市长成为朋友,因此改造自己的世界观,最快的捷径就是读书,通过自我提升更新自己的朋友圈。老的物件用了顺手,老的朋友相处舒服,但老的事物给予的帮助却有限。相伴一生的朋友,有两种原因:一是两者共同成长,二是两者共同不成长。只要一方不成长,就没办法做长久的朋友,做朋友是因为三观相近,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夫妻。
破除盲从,破除人云亦云的方法就是学会科学地思考,客观地思考,但太多的人只会做相悖的事,你瞧不起我,我还瞧不起你呢!你批评我,我恨死你,我跟你绝交!你给我提意见,我到网上去骂你!这其实都不叫科学的思维。
你瞧不起我,我努力干出成绩让你瞧得起;你批评我,批评得对我接受,批评得不对我坚持我自己;你给我提意见,我接纳,找高人咨询是否客观,试试看看效果如何,对的坚持,不对的再修正。
现实中我们太多的人脑袋里只能装下一个观点,就是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脑袋里能否装下两个截然不同的观点。你在做着传宗接代、生儿育女的事情,但不能说出家修行的人就是做出了错误的人生选择。你认为追求舒适、贪图享乐是人生,但不能说殚精竭虑、勤奋拼搏的人过的就不是人生。
学会科学思考的人,都练就了心静如水的心态;每天胡思乱想的人,总被各种欲望驱使,很难做到从容淡定。会科学思考的人,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追求什么,放弃什么,拒绝什么,活得一般都比较洒脱快乐;不会科学思考的人,知道自己要什么,还要什么,别人有什么我就要有什么,每天都想着“我要,我还要”,但很难做到放弃、放手和放下,显得疲惫不堪且疲于应付,手脚不会停止,心里也很难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