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之二:如何养成阅读习惯

如何阅读之二:如何养成阅读习惯

一次带女儿去参加一个培训机构的公开课,培训老师通过简单的技巧,让小孩在几分钟内记住作家莫言的著作名,并请学生示范。老师讲,通过他们的培训,可以让小孩的阅读能力达到每分钟2000字。8岁的女儿闹着要报名,我规劝女儿不要报名,并不是因为报名费昂贵,而是觉得这种杀鸡取卵的方式不可取。

急功近利,想走捷径是大多数人容易犯的毛病,但事实上,根据规律去办事,就是最短的捷径。上一篇文章讲了我们为什么要阅读,本篇就讲讲如何养成阅读的习惯。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树立目标,挖掘需求,寻找榜样

我们之所以愿意去做一件事情,背后一定有目标在驱动,很多人之所以没能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因为目标不明确,或者目标不兼容,再或者就是根本没有目标。得过且过,麻木不仁是我们首先要战胜的拦路虎。很多人不去读书,多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者说仅仅只是想要,而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获取。目标不明确,可以理解为我们的需求不明确,或者需求没有被开发。我们不知道阅读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也不知道不阅读将会失去什么。一个人没有大量的阅读,没有接受更多的观点时,是不会去思考的,当然也很难思考碌碌无为有什么损失,奋力进取有什么收获。在还没有养成阅读习惯前,可以有意识地结识部分饱学之士、成功名人,以这些人为榜样,去克服自己的惰性。

通过听书等方式激发自己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一件事情有了兴趣,才会有热情,有源源不断的动力。现在线下和线上的读书会很多,而且门槛也不高。通过读书会认识部分爱读书、会读书的朋友,通过和他们交流,激发自己学习的兴趣。也能让自己了解到这个世界还有众多从未涉猎的领域,还有太多从来不知道的东西,意识到自己曾经犯过多少自认为正确的错误,进而认识到自己的愚昧和无知。通过听书,也可以发现自己对某些领域有浓厚的兴趣,听多了,兴趣有了,捧起书本就不那么难了。

更换或者创造一个读书的环境

我们很多人读书,躺在床上,坐在空调房的沙发上,对面电视开着,手头还放着手机,要么睡着了,要么神游了,要么拿起手机就忘掉了眼前的书本。结果到头来,书没翻几页,时间却过去了大半天。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至关重要,要做一件事情,就要营造适合做这件事情的环境。在我培养读书习惯的时候,我曾将手机丢在楼上,坐在楼下的沙发上读书;或者干脆到一家书店,点一杯茶,用一个上午的时间读完一本书;有的人喜欢在茶庄或者咖啡厅,点一杯自己喜欢的饮品,慢慢品读;还有的人自己买的书读不下去,但是借别人的书读,速度反而更快。总之,只要你找到自己喜欢读书的环境和方法就行,不要拘泥于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遵从由易到难的方式

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书阅读起来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而且很多书是非常晦涩难懂的,古典哲学、心理学,甚至很多小说,读起来都非常难懂。我们读书,可以遵循从易到难的方式,一步一步地深入。在培养阅读习惯的时候,可以从小说、人物传记、短篇散文集等开始,慢慢地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接下来再接触一些难度更大的书。对于西方人的著作,由于中西方思维习惯的不同、译者水平的差异,还有文化基础的影响,先不要阅读,有时候读一本书,书中人物的名字都很容易混淆,就更不用说理解作者表达的内容了。

找到自我激励的方式

很多人认为读书是件痛苦的事情,就不愿意去阅读。实际上世间的苦乐都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化的,有时候可以从苦中找到乐趣。要培养阅读的习惯,一定要想办法找到激励自己的方式,例如读完一本书,奖励自己一些小物件,或者让自己外出放次风。通过这样的方式,我在过去三年的时间内,累计阅读了各种纸质书籍400多本。要达到读书破万卷的境界,第一是先要养成读书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