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己和谐相处
一个人活在世间,要获得内心的满足,必须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与自己内心的关系。其中最难处理好的是后者。
与他人的关系,要达到和谐融洽,就要学会换位思考,为他人着想,就要克服人性的弱点。除了学会换位思考外,还要提升自己的能力,毕竟意愿再强,没有能力,也只能算作一个老好人。
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取决于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并不断适应的能力,例如一个人从北方来到南方,是否能够适应南方的天气、饮食和人际关系。当一个人弱小时,只能去适应环境,毕竟现实是很难改变的;当一个人强大到一定程度时,可以用自己的影响力去改变环境,但这样的人毕竟只占少数。一个人如果有太多的不可以去做,那么适应环境的能力一定偏弱。
三种关系中最难处理的是与自己内心的关系,即独处的能力。现代人的失眠、亢奋、封闭,无不是因为与自己内心和谐相处的能力较差。有的人不接纳自己的过去,逃避自己过往的经历,有的人家庭贫苦,于是百般掩饰不愿提起过往;有的人内心脆弱,不喜欢别人对自己评头论足,将自己封闭起来;有的人一味地想博得外界的好评,铆足了劲去迎合别人,结果迷失了自己;有的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强大,为了与众不同而特立独行,听不得任何人的意见和建议,坚持着自己所谓的原则和底线,变得固执,甚至偏执。
难以与自己内心和谐相处的人,最终也很难做到与他人和外界和谐相处。他们与他人关系看似融洽,但却大多是装腔作势,内心无尽委屈;他们与外界相处,处处去适应环境,屈从外界的压力,却压抑了自己的内心,自然不会感到开心和愉悦。
一个人要真正与自己的内心和谐相处,就要学会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过去。发生的,已经无法改变;接纳自己的现在,才是能够把握的;接纳你的未来,对于未来可能的得与失进行取舍,并果断地放弃或不懈地追求。
很多人不愿意提自己的童年、家庭和成长经历,这其实是在逃避一个问题,即“我从哪里来”。世间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很多人只看到了自己不如他人的地方,看不到他人不如自己的地方、自己所特有的地方,这样的人一般会显得脆弱或者懦弱。
现代人容易过度社交,与他人相处时,神采奕奕;自己独处时,则狂躁、忧伤、失眠多梦。这其实是不能与现在的自己和谐相处,要么是想要得太多,行动得太少,或者说能够用于交换的资本太少。还有就是不知道自己当下的真正需求是什么,而是看到别人有什么,就认为自己必须有什么。这样的人会显得非常盲目、多变,性格怪异的人多属如此。很多人与他人相处,总抱着无限憧憬而去,明明自己的交换资本有限,却总想着从别处得到巨大回报,最终失望而归时,变得歇斯底里,敏感异常。
活在他人眼光里的人,总在考虑别人的需求是什么,为了博得别人的好感或者好评,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而去博得别人欢心,却丧失了自己的原则、追求和个性,最终他人难受,自己苦闷,“总想着为所有人好,但最终没有一个人说你好!”这句话就是写照。一个没有未来,不能创造未来的人,是很难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没有目标,没有对目标的执着,没有舍弃的勇气,总想着逢迎他人,迷失自己,是不可能有未来的。只为自己活,会显得自私;只为他人活,又没有生气;燃烧自己,照亮他人,才是良方。
与自己和谐相处,要接纳自己的过去,要心无旁骛地把握好当下,要有执着的追求,学会取舍,学会不趋炎附势地看待他人的眼光。毕竟只有你强大了,别人才会高看你;毕竟你对别人有用了,别人才会善待你;毕竟你变得光彩夺目了,别人才会喜欢你。与自己和谐相处了,与他人和环境的关系才能变得融洽。
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不要把自己变得和众人一样。一个人的命运由自己掌控,与他人无关,接纳自己,需要一点点智慧,更需要的是勇气。
一个人开始承认自己弱小的时候,才是他变得真正强大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