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自我实现
酒有时候会让人麻木,但有时候会给人带来灵感。人生最难的事就是把握一个“刚刚好”的状态,就像一杯水,加一滴则溢,少一滴则亏。某夜饮酒,早晨醒来,突发灵感,悟出了人要自我实现的原因。
成就一番作为,你一定要依靠自己,也要有更多人帮你;你必须愿意吃亏和付出,要有意愿和能力;必须提升素质和能力。
人一定要依靠自己,他人都是靠不住的
一个人在0到3岁,吃喝拉撒都要靠他人,没有他人帮助是无法生存的。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创造了比以往更多的物质财富,才使我们享受义务教育,不必那么早参加工作。在古代没有那么多教育资源,也没有那么多上学机会,生儿育女更多的是为了生产劳动力。古时男子16岁,女子14岁就到了适婚年龄,一个孩子七八岁就要劳动。而现在,一个孩子如果读大学,要依靠父母到22岁,如果读硕士,基本上要到25岁左右。由于受教育时间延长,现代人独立生存于社会的时间大为延迟,使得不少年轻人养成了依赖家庭的习惯,但不管求学到多少岁,父母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不会改变,一个人只能一段时间内依靠他人,但最终还是要依靠自己。
这个道理,越早懂得越好。
想做成点事情,必须要更多人帮你
一个人要做成点事情,需要各方面的资源,也需要因缘,差哪一方面的因素都很难成事。因此,想做成一件事情,要将各方面因素考虑周全,做好完备的准备。资源是由人调动的,人本身也是资源,是资源的中心,是调动其他资源的核心要素。工业化社会是一个分工协作的社会,农耕时代距离我们越来越远,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时代一去不复返,靠一个人就能做成一件大事的工种越来越少,要成事,必须有人协助你。
现在很多人信奉万事不求人,而万事不求人背后的逻辑是万事不帮人,实际上还是怕麻烦,不愿意别人麻烦自己,也就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但现实是,好的关系都是麻烦出来的,麻烦了别人,别人帮了忙,感恩后就可以建立合作关系。有的人总认为“老子天下第一”,很少会受到他人帮助,他们也只能干些依靠个人能力的事情,很难有大的作为。
别人帮你,是因为你肯付出,愿吃亏
大家都知道成事需要很多人帮忙,但是有的人做事就是没有人帮,原因其实很简单,一方面是不会感恩,在别人帮助后,感觉理所应当,认为任何人都应该帮助自己。另一方面则是没有吃亏和付出的心态。好的关系,来自你对他人有用,试想下,任何人跟你打交道,你都能从别人身上揩一块油,自己却一毛不拔,谁还愿意跟你交往?很多人精于算计,斤斤计较,两人合作均是他人吃亏,久而久之,也就无人合作。好的关系,均来自付出,主动付出,甚至不计回报地付出。人有善良的天性,有感恩的心态,你对别人付出,会激发他人的善意,进而会回馈你,以怨报恩的人还是少数的。
现实中,抱索取心态的人多,抱交换心态的人少,而愿意主动付出,肯吃亏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人性中的弱点并不是那么容易战胜的。
肯帮人,也要有意愿和能力
世间有些人位高权重、腰缠万贯,但是不愿意帮人;还有一些人,愿意帮人,但实力和能力有限。意愿与能力,两者若有一项不具备,效果都极其有限。我曾举过一个例子,热心肠的乞丐愿意帮人,只是从盘中分出一两个硬币而已,因为有意愿没有能力。有权有势的人不愿意帮人,也很难得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怕得到的会失去,想赢怕输,总想着保全财产的人大多都很焦虑,心里难以平静,何谈幸福。
意愿跟品德有关,能力跟勤劳程度有关,而这两者都需要修炼,需要付出时间、精力和汗水,所以说,懒和惰是人生大敌,不去学习就会愚昧偏执,不去劳动就会陷入贫困。
提升素质,夯实能力就是在自我实现
现实中有很多人浑浑噩噩,麻木不仁,过着坐吃等死的生活,实在是枉来人间一趟,白白地披了一张人皮。人在世上,不做点儿事情,做出点儿成就,来一趟做甚!有的人只要求有吃有喝,贪图舒适安逸,没有任何目标追求,实在悲哀。
很多人整日抱怨,过得闷闷不乐,认为别人不尊重自己,小瞧了自己。如果有自知之明,会扪心自问,自己有被重视的理由么?人天生喜欢从外界找借口,而不从自身找原因。只有努力工作,做出成果,才能赢得足够的尊重。
有能力可以赚来薪资,晋升职位,但换不回快乐和幸福。提升素质,提升自己的认知,改变看待自我、看待他人、看待世界的眼光,认知接近本质和规律的时候,才能换回心态平和,幸福满足。我见到过太多的有钱人不幸福、有权人不快乐、有势人不自由,实际上就是无法客观地认清自己,真实地认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