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病叫缺爱
世间诸事最原始的推动力量是爱,甚至创新的推动力也源于爱,但却有一类人,因为缺爱,表现出种种“症状”。
玻璃心
有一类人,遇到挫折后就自怨自艾,独自伤神。他们经常会制定各种宏伟的目标,却总是习惯性地放弃,目标的制定和达成的过程中受到很多外界的影响和干预,大多时候要么是冲动地决定,轻易地放弃,要么是不顾一切、背水一战地坚持。当别人给予阳光时,花枝招展;被否定时,脆弱得不堪一击。此类人的目标是“证明”,所作所为均是为了证明自己给别人看,结果忽略了自身真正的需求。久而久之,他们练就了一颗晶莹剔透,但易损易碎的玻璃心。这类人成长的家庭里,一定有一对苛责的父母,永远能从孩子的身上挑出毛病,给孩子的永远是严格要求,却总缺乏表扬肯定。这类孩子总在追求完美,遇到任何瑕疵都会产生极大的挫败感和焦虑感。
暴脾气
世间有一种人,脾气一点就爆,遇到一点儿小事就火山爆发,事情有点儿不顺,就要找人拼命干架,本来可以小事化了的事情总被他搞得不可收拾。这样的人往往难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家庭关系也一般不佳,因为动不动就撕破面子的歇斯底里会得罪太多的人。他们内心装的不是爱和宽容,而是恨和恐惧,他们必须表现得貌似强大,才能找到存在感。这样的人,童年一定生活在父母强势的家庭中,父母管教小孩靠压制,压制不得就靠暴怒,最终小孩永远活在父母的意志之下,迷失了自我。成年后他们就一直在寻找自我,如果对方没有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就走上父母的老路,复制暴怒。暴怒是外强中干的表现,究其原因还是缺爱,他们要用暴脾气驱赶内心的恐惧,却最终不得如愿。
行为异常
世间总有人经常做出一些惊世骇俗之举,让大家看他犹如异类,凡是在一个集体内破坏团结的,跟领导作对的,不合群的便属此类。这样的人在上学时往往是最调皮捣蛋的,他们干的事情可以归结为“损人不利己”,常人往往难以理解他们为什么喜欢搞事,却无所企图。此类人的童年有一个特征,就是被忽视。他们或者是父母不负责任,或者是从小就被寄养在爷爷奶奶或者亲戚家,他们做些惊世骇俗之举无非是为了引起别人的关注,或者博取关爱。
佛系
佛系这个词,被我们现代人彻底“玩坏”了,我们往往用其形容“与世无争,这也可以,那也可以的人”。这类人往往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衣食无忧,毫无生气。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显得被动、无积极性,缺乏激情和动力,更深层次的叫爱无力。他们不谈恋爱,不走入婚姻,不愿意生养小孩。很多权贵或者富裕家庭的孩子容易走入如此境地,原因在于他们的父母整日追求权力和财富,以为给子女创造优渥的生长环境,给予足够的物质基础就已尽到职责,却忘记了去呵护子女的心灵。父母对孩子的有求必应、及时满足,最终会导致孩子认为,自己该有的都有了,还需要去努力和奋斗吗?可悲的是,在我们国家经过多年的和平发展之后,这样的趋势在普通的家庭有蔓延之势。
一个眼里装满了物质和世俗的人,他的孩子往往也会如此,毕竟敢于反抗父母的孩子只有极少数。太多的父母以为自己辛苦努力,就是为了给孩子创造优越的环境,但是我们不要忘了,种子才是长成参天大树的根本。人其实不仅仅是为了物质财富而活,还要为精神财富而活。富裕的家庭,给子女留够足够的物质财富的同时,还要给孩子注入足够的血性。
爱的反义词不是不爱,也不是恨,而是恐惧、压制、无视。朋友,你心中有爱吗?你能给出去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