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史的益处

谈读史的益处

小时候,历史被列入所谓的副科。似乎在应试教育之下,读书的目标就是为了考一个高分,学习历史就是为了记住节点事件的年份、重要人物和发生了什么,老师讲课也是流水账的形式。于是我对历史不感兴趣,甚至还有些排斥。

高中文理分科后,理科生高考不用考历史,也不再开设历史课,因此我文科的基础并不好。工作后,要胜任岗位,要赚钱自立,成家后又要赚钱养家,即使读书,也是读专业书,学习了专业就能提升能力,能力提升后做事的效率就高,成果就大,赚钱就多。于是,工作好多年,我在人文社科方面的学习基本上都是空白。自己创办公司后,慢慢地拾起书本,广泛阅读,涉猎了大量人文社科类书籍,其中就包括不少的历史类书籍,对我的帮助非常大。

人年少时是读不懂历史的,因为缺乏生活经验,也缺少阅历,但成年后不读历史,就会走很多弯路,栽很多跟头,吃很多不必要吃的苦头。古人云,以史为鉴知兴替,以史正人明得失,以史化风浊清扬。意思就是,以历史为镜子,可以发现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为鉴,可以弄明白自己的选择;以历史为戒鉴,可以与不正之风作斗争,弘扬正气。今天我就来谈谈我读历史的感受和体会。

读史可以通规律,少走弯路

现在的书很多,互联网上的信息很多,知识的获取相对容易。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和阅历也会不断增加,但是仅靠这些还远远不够。知识是死的,只有活学活用才叫智慧,很多爱读书的人讲读书无用,原因在于不会应用,不会触类旁通,不会举一反三。所谓的举一反三,就是发现了不同事件之间的规律。规律是隐藏起来的,仅仅只看到了事件而不去思考,是无法发现和应用规律的。例如教育孩子,领导团队,其实都是管理自己,把自己做成榜样,影响他人,但现实中很多人只会要求他人,对自己却无限“宽容”,管理既做不好,孩子也教育得不成功。

很多人败在没有经验上,但更多人栽跟头,是栽在过往的经验上。更糟糕的是,很多人所谓的经验是把一次经历重复很多次,没有创新,没有进步。读历史,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中梳理出规律和趋势,才是最有效的方法。死守所谓的经验,可能会走进死胡同。

读史可以明事理,做明白人

读历史,如果当故事读,就会把“玄武门之变”看成是秦王弑杀兄弟,逼父亲禅位,但如果能够站在历史的角度综合考量,就会发现事件发生的必然性。

最近读一本将一些戏说和正史进行对比分析的书,发现很多的戏说、杂剧、故事,与正史出入很大,甚至很多都是以讹传讹的臆想。故事很精彩,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但往往不符合逻辑、规律和趋势。或者说这些东西都是虚假的,是根据我们的欲望需求量身定做的,既不接近真相,又不符合人性。但是普罗大众喜欢,于是更多的故事被制造出来,使得我们距离真理越来越远,也越来越从众和盲目,甚至无知和愚昧。

我曾经对比过某些小说和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小说被改编成剧本,剧情改得面目全非。悲剧改成了喜剧,坏人变得可爱,让死人复活,这些满足了我们的欲望,却不符合常理。所谓的收视率,就是取悦大多数人的喜好,让商家赚到更多的利益,但对于民众的开智,作用是极其有限的。

读史可以更通达,善于决策

有的人能取得很高的成就,有的人却碌碌无为,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效率的差异。效率的差异跟努力程度无关,而是跟决策正确后的努力和坚持有关。选择大于努力,就是首先要做出正确的抉择,然后再继续努力,但大多数人的努力是建立在错误的选择上,“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就是这个意思。

其实要做一个正确的抉择是非常困难的,能经常性做出正确的决策更是难上加难。我个人认为,要做出正确的决策,符合时势和场景的决策,首先要占有尽可能多的信息,还要分析、归纳、整理,权衡利害得失,研究过往历史,判断发展趋势,在未来和当下做出适当的决策,还要在正确的时机拍板,既要全面又要深入,这本就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

我曾经说过,科研技术人员不要轻易创业,创业也不要当领头人,当老大要能够决策,善于决策,勇于决策。而技术人员,很多人是能力专而不全,对于很多教授、博士,已在专业方面作出一定的成就,若要放弃相应的成就开拓新的能力,则放弃的成本太高,因此当决策人实是勉为其难。但是当带头大哥的理想人人都有,于是就有了太多以身探险,葬身鱼腹的失败者。

做决策,就是在于对概念、本质、真理、规律和趋势的掌握和驾驭,但做事的人都沉于事中,很难着眼全局,做出的决策就很难全面、客观。读史也是提升效率的捷径。

读史可以知进退,善于审时度势

人生要知进,还要知止,更要知退。有的人撞得头破血流,往往是只知前进,不知后退。历史上,遇到昏君,很多所谓的忠臣以死相谏,最终要么隐退回乡,要么搭上性命,勇气值得嘉奖,但策略不值得称道。小不忍则乱大谋,有些时候,有些事就得忍,否则送了性命,怎么东山再起?

昨天跟一位朋友聊起职业转型,他说只要收入不降低,职位还能有所提升,就考虑换工作,如果达不到就继续在原岗位待着。我对他说,你原来从事技术工作,能够胜任技术岗位,要去做管理,就要学习管理,就要占用做技术工作的时间和精力,而学习本身是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那你就要忍受学习的枯燥。世俗方面的追求,无非名、权、利等,晋升了职位,名、权得到得多了,利自然要让一部分出去,如果三者都要占,要转型成功,获得提升就更难了。

学习历史还有很多好处,例如可以用成功人士的思想方法和行为选择验证你的想法———是对的,就快速行动、执着坚持;是错的,就可以从失败者身上找出经验教训,修正自己错误的思想和行为。

闲谈莫论他人非,人后多读有趣书。历史相关的书籍就是很好的选择!